利用SOA简化集成BI

日期: 2008-08-2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需求不断扩大、厂商重点投入、用户理解加深,商业智能(BI)软件应用的“躁动”日渐强烈,它已成为企业必备的关键工具,同时在企业中的需求也迅速增长。


  据调查,BI将不再被视为一种独立应用在企业里实施,它将与现有各种的复杂架构相融合。例如一些企业用户渴望BI能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与公司门户和企业搜索紧密集成,并且内嵌到企业业务流程及其它应用中,最后通过移动设备来访问。


  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CIO们发现BI很难应对多种应用、平台和数据源,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因此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SOA来简化集成BI。


  专家说,SOA架构所独有的特点能充分满足企业在BI解决方案上高效、可靠,灵活的需求,可以协助企业挖掘出BI部署的价值。针对SOA的特点,专家具体分析如下:


  1.利用SOA基于标准的开放式架构集成BI解决方案和其他程序


  SOA是基于标准兼开放的,他们为企业提供了BI解决方案所需的灵活性,协助他们调整现有的IT基础架构,避免了功能重复。一套基于SOA的BI解决方案可以在任何网络服务器上运行,并与现有的路由器和防火墙相匹配。统一的API也确保了解决方案能够轻松与其它程序集成。


  2.SOA架构灵活、位置透明,符合BI数据和用户分散的特点


  企业通过SOA可随时调整现有的基础架构,可以在现有的硬件、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上运行任何基于SOA的软件。同时,SOA也具备了位置透明的特点,即能够在网络上的任意位置定位服务。这类灵活性完全符合BI数据与用户的分散属性。譬如IT人员打算紧靠大型数据中心来提供查询服务,以避免在处理请求时所产生的延时。而通过位置透明的服务,IT人员就能采取最有效的部署战略,根据用户、数据与基础架构的具体情况来优化解决方案的绩效。
 
  3.SOA的点对点与松耦合性使BI数据集成


  企业在部署了SOA架构后,任何一种服务都能进行完整的容错,任何要求均可通过系统服务器上的同类服务来处理。在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后,IT人员会对BI部署更具信心,继而在用户社区建立信任,并由此扩大BI的过渡范围。


  这种点对点服务具有松耦合的属性,即无需了解其它服务在做什么,运行在哪里。商业逻辑被剥离到底部架构之外,从而保障了数据源的轻松集成。比如那些打算在数据处理高峰期保持稳定与可靠性的IT人员可以根据点对点服务来调整开发与测试环境,在满足服务等级承诺的同时,无需投资额外的硬件。


  4.基于界面与粗粒度服务使SOA和BI完美结合


  基于界面的SOA能让各服务之间进行通讯。通过使用SOAP和XML来进行服务互动,交换数据、参数与处理结果。随着从移动设备到企业搜索工具等对BI访问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讯协议的可用性和开放式API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抬升。


  粗粒度服务也是SOA与BI一拍即合的主要原因,它将服务定义在了商业层面,而非应用层面。这有效降低了网络流量,并简化了集成。粗粒度服务允许跨越各种流程和应用对这些服务进行循环使用,因此它是有效部署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


  此外,粗粒度服务对BI的信息访问方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用户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解答,不管该解答是来自于标准报表还是特殊查询,也不管信息是通过BI应用、移动设备,还是其它应用来访问。因此,在相应的层面建立通用服务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这样就可避免在服务之间进行多次传递而提高延时。


  粗粒度服务同样也是企业BI灵活性的一大保障,为了在多种环境中提供广泛的BI访问能力,并让所有用户可用,就需要部署一套能对变革做出快速反应的架构。


  通过针对所有基于目的的BI功能建立一套常规的粗粒度服务,BI解决方案就可以对新需求做出快速反应。部署得当的SOA基架能确保新技术的快速可用,而无需作为一种单独的解决方案来进行建立及维护。


  该技术专家说,企业应当将基于SOA的BI解决方案视作为成功的重要条件。借助SOA基于标准、点对点和统一、开放式API的特点来让IT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操作系统、硬件和安全控制。这种开放性也意味着需要部署及维护的活动组件将会减少,从而为公司营造一套有效、可靠,兼灵活的绩效解决方案。


  对IT人员而言,SOA所带来的高效可转化为易于部署、维护和变革。而对企业来说,用户可以在多种平台上访问数据源,基础架构的变更不会严重影响到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方案可以更快地建立并运行,商业用户可以访问更多的信息,同时不会受到后台变更的制约。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