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BPM实践之启用社交化BPM之前

日期: 2014-01-01 作者:Anne Stuart翻译:boxi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如果你认为社交化和业务流程管理关系并不紧密,可以原谅,但是在一家能源公司里面,“社交化BPM”却帮助其流程运转健步如飞。

几年前,一家欧洲能源巨头的北美子公司EDP Renewables North America意识到,它需要对全国29个风电场的涡轮机问题管理办法进行升级。

彼时,该公司仅靠BPM技术来跟踪涡轮机问题,按照资深经理Stephan Blasilli的描述,采取的是与传统IT售票系统类似的流程。“如果现场处理问题你不能马上进行处理,得将问题输入系统要求一级支持,”Blasilli说:“如果那个人无法解决,就会交到另一个人手里,如此贯穿整个公司。”

解决耗时少则几天,长则一个月。EDP通过一项员工调查发现,工人们认为问题支撑系统就是个黑洞。“电子邮件发出后就石沉大海,” Blasilli说。现场的人往往不知道谁(如果有人的话)正在处理自己的进场券。“有时候会是多人同时处理同一个问题却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启航社交化BPM之前

如何才能确保公司能从社交化BPM行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请遵循BPM专家的下列建议和最佳实践:

1、确定社交化BPM是否最佳方案。 如果你在一个已经具有协作性且对信息共享持开放态度的组织,那么社交化BPM也许就很合适。如果企业文化是保密,且信息被严格控制,那么社交化方案也许并非最佳。

2、识别出最有可能受益于社会化BPM的领域。也许你不需要把社会化BPM用到每一次流程改进行动中。认真审视一下即将推出的BPM项目,选择最有可能因社交化能力而得到增强的项目。

3、明确自己要实现什么。理解你希望实现的目标。然后考虑社交化BPM是否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

4、从小做起。从一个有可能取得速胜的简单项目开始—所得成果有助于获得用户及主管双方对社交化BPM支持的项目。

5、确立指导方针。明确员工使用社交化BPM时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把法律部门拉进来,对隐私、机密及合规性做出指导是明智的。监控用户以确保其遵守规则。

6、保持合理的期望。社交化BPM只是整个流程改进工具套件里面的又一个工具而已。不要过分吹嘘,尤其是一开始。

7、坚持到底、从一而终。不要让社交化BPM活动发生在真空中。确保要有所收获,并分析成果以确定是否与目标相符。

在对系统进行大修中,EDP决定一开始就吸纳社交媒体的概念,并开始在2011年年中基于Appian BPM软件来推出自己的系统。时至今日,已有大约200名现场人员在使用该系统,系统配置了一个易用的社交媒体界面,可在远离公司的位置进行协作性的故障排除。大型问题的平均解决时间加快了10%,小问题的解决速度至少提高了25%。这一切均是因为看似不可能的社交化媒体与BPM的联姻。这件事情的可能性真的那么低吗?

毕竟,BPM跟业务流程管理有关—即采取系统观点来改善组织性的工作流,其目标往往是提升效能和生产力。

社交化给人的想象恰恰是相反的另一面,当员工把时间一点点地浪费在Facebook、Twitter及Pinterest等社交媒体网站时,效能和生产力也随之丧失了。

但只要运用得当,社交化BPM能够汲取这两者方案的精华。

继续关注社交化BPM实践之社交媒体和BPM合二为一,以及BPM如何转型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Anne Stuart
Anne Stuart

SearchSOA.com和ebizQ编辑

翻译

boxi
boxi

相关推荐

  • 在iBPM和BPM间做选择 不一定非此即彼

    大多数系统都有一样的能力,在很多人看来,除了BPM或者iBPM这两个标签以外,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区别。

  • 用BPM策略对遗留应用现代化

    一些人提议把业务流程管理作为应用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采用BPM策略可以成为现代化遗留应用的明智方式。Tom Nolle对此进行了解释。

  • RESTful API设计给开发人员带来怎样的未来?

    在模块化应用世界里,最为持久的争论莫过于面向服务架构和表述性状态转移之争了。本文探讨这样的争论带来了什么及其背后的原因。

  • 云BPM新常态解析

    云端业务流程管理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再是什么可怕的方法来管理重要的业务流程。现在,它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新常态。组织已经从这一技术中获益,使它来更有效地访问和管理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