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家国内用户调查诠释数据中心未来

日期: 2009-04-23 作者:孟庆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2009下一代数据中心国际峰会日前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在上午举行的主题演讲中,来自英特尔、戴尔、BMC、RCG、艾默生的专家分别就未来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届峰会重点突出了国内数据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用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说明目前国内数据中心市场的走向。


    数据中心投资逆市增长 政府金融是主力

    在对国内超过80家拥有数据中心的各行业用户的调查显示了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有超过57%数据中心的IT投资处于增长状态。可以看到,在增长的数据中心投资里,多数分布在增长30%以下的幅度里,这表明了目前数据中心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小规模改造和升级,最终目标是以节能、智能化管理来适应当前的恶劣经济形式。也可以说,从长远上看,目前的这些投资是为了让数据中心更加省钱而做。

  从最新的统计来看,2008年中国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市场分布主要是政府(18.4%)、制造业(16.1%)、电信(15.3%)和金融业(15.4%)占据了近65.2%的规模。这其中制造业的数据中心比例相比以往规模有所减少,这也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的领头作用,而金融和电信作为国计民生的两项支柱,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不断的对其数据中心进行扩容。这一点从数据中心市场在我国地缘上的分布也可以看出,主要分布仍然是华北、华东和华南这三个地区。

  数据中心投资移向管理和服务 国外厂商优势依然明显

    从投资的内容上讲,目前数据中心还是大量的投资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上,这也与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建有关,大量数据中心更新换代其服务器设备,并向更高密度的刀片服务器转变。但是从今年的统计可以看出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所占的投资比例有所减少,而IT服务于存储的投资比例增加,并且系统管理方面的投资趋势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经历了服务器购买、升级的过程之后,进入了维护和优化管理的阶段,而从数据中心的节能出发,智能的管理是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中心能耗,节约成本的。

  前面说到目前有57%的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在扩大,而这些投资的总体规模普遍在500万到2000万元之间,而一些小规模的投资则在100~500万元左右,这占据了我国企业数据中心总投资的69%。在这一投资区间内,被调查的企业普遍对数据中心的容量规划问题感到头疼,认为如何预估未来业务的增长以预留数据中心容量是很困难的。而实际上,这些数据中心的需求正是智能化管理和动态资源调配的课题,也就是下一代数据中心要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份额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领域依然是国外厂商的天下,IBM(32.4%)、HP(29.8%)、Dell(14.5%)以及SUN(7.5%)占据了国内数据中心的大半,国内只有联想(7.2%)和浪潮(6.9%)在数据中心中占有一定量的份额;存储市场则基本被国外厂商包揽;网络产品方面,思科依然独大的占据了46.3%的份额,华为以21.6%的份额位居第二,而华三业占到了10.7%左右的数据中心市场实属不易。

    有趣的是,IT服务市场的份额目前还属于分享状态,没有明显的被巨头们瓜分,可以看出这片数据中心的新兴水域在逐渐成为”红海”。下一代数据中心将催促着市场重视起IT服务,也将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机遇给国内厂商。

  数据中心转以运营服务为主 智能优化将是主旋律

    从以上统计数据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级数据中心已经进入了建设和大规模数据运营服务并举的阶段。从以往的数据存储中心过度到数据处理中心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面向数据管理到面向计算的模式转变;注重技术到注重效率的理念提升;救火式维护到集中式维护的管理跃进;但仍然只是低可用的数据中心。

    而在之后面向业务的数据应用中心诞生之后,理念从注重效率又升级到了注重需求,集中式维护变的规范化,策略化。直到现在数据运营服务中心的出现,使得数据中心更加注重的是服务的质量,管理维护开始智能化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决策方案,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全套管理体系。

  智能优化将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这里指的智能优化为的是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而与之相关的就是包括电力布局、制冷规划、基础设施建设、IT架构搭配、IT服务运维、系统管理的自动化等等。这些要素一环扣一环,可以看出最核心的要素是对数据中心的选址。由此可见,不论是对已有数据中心的改造还是新建数据中心的时候,都需要根据实际地理情况来做相应的规划,这一点是我们国内数据中心在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的因素。

  前面提到了智能优化的目标,而实际上智能优化不仅是在建设数据中心之初规划好了就行,而是应该贯穿整个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包括在建造过程和验收过程中都应该用智能优化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甚至可以再日后的实际管理中运用智能的优化方法,如RCG公司提到的RFID这样的无线射频手段。

    而目前我们国内数据中心主要面临着规划和设计阶段的不足,国内目前也没有非常好的专业的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厂商,往往一个数据中心只是靠卖服务器的IT厂商来进行打包式的一条龙服务。这个领域在国内明显还是一篇空白,由此可见我们国内数据中心的智能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数据中心要求更全面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在被问及数据中心具体用何种方式进行优化的时候,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用户相比过去,更多的与专业的解决方案厂商开始合作。由厂商设计方案并组建和自己按厂商方案组建数据中心的份额占到了53.6%,而还有一些用户更愿意与合作伙伴共同得出适用的方案自行优化,而完全独立由自己组建的数据中心明显减少。这表明数据中心开始寻求更专业的智能优化方案以及更多的照顾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对数据中心优化的过程中,用户对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要求普遍有所上升。我们看到用户最关注的仍然是可靠性,然后安全性排在了第二位,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看来信息安全在越来越深的被人们所重视。高可用性和扩展性相继拍在后面,这是数据中心的传统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运营成本超过了初期建造成本成为了人们对数据中心的一个新的重点要求–看来经济危机已经让人们对绿色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以上诸多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数据中心全面追求智能优化的同时,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除了Google和Amazon用北极数据中心、直流电数据中心、低功耗云计算模型等创新理念独辟蹊径之外。目前在传统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导者仍然是IBM、HP、Intel、世纪互联等知名厂商。而紧随其后的Sun、Dell、中国电信、NEC、微软、浪潮、联想等也以自己的特色努力追赶着市场份额。细分领域VMware、艾默生、Avocent、思杰、红帽等也各占了一份天地。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要加入智能优化的行列,这也预示着更多的国内、国际厂商加入这一混战。

  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完善 云计算是未来方向

    国内目前缺乏关于数据中心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而一味引用美国的数据中心标准又导致在国内很多相关基础建设没有跟上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或是实现起来代价很大。当然这也是由于国内数据中心方面的技术和相关解决方案并不成熟的原因,缺乏相关咨询顾问也是调查中不少数据中心用户表达的问题。在当前数据中心用户意识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及早弥补这一产业链上的缺失将是未来国内数据中心智能优化发展的关键,也是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数据中心领域投资份额较大的政府和金融业将是推动产业向这方面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数据中心的五大问题展开,可以发现不论是标准化数据中心规范的建立,还是初期应用方案的选择,都无法准确的预估到日后的数据中心环境和负载。因此只有动态资源调配这种智能优化手段才是数据中心唯一的出路。这方面就要用到虚拟化、业务整合等技术。而综合来看,在众多数据中心彼此业务整合和动态调配自身资源的时候,用户可以自由的按需调用计算或是存储资源,这样就使得数据中心的单一公用越来越模糊,而最终发展成”云”。

  在未来人们用手机、上网本等小型终端接入互联网并获得远端数据中心大量信息和运算资源的时候,人们不会在意本地的计算能力是否足够强大。一个小企业如果可以按需租用计算资源,就不会考虑自己去建立一个与之规模相当的数据中心。无疑,数据中心要想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从服务运营模式升级到更高级的云模式就成了当然不让的选择。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孟庆
孟庆

IT16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