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对中国的影响

日期: 2010-04-28 作者:段永基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关于IBM公司的“智慧地球计划”,温总理批了很长的一段话,让发改委认真研究“智慧地球计划”到底对克服中国金融危机,特别是对危机后中国发展的影响。

  我看了IBM关于智慧地球计划的资料,王建宙董事长最近在网上说智慧地球就是互联网加物联网。这种说法可能中国人很难理解,看过他们的资料后,我认为所谓智慧地球计划实际上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叫数字化存在。将来地球上的任何人、事、物都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数字化存在,每个房间、每个发电厂、每一段高速公路将来都是数字化存在。

  第二个部分,在数字化存在之后,通过宽带和高速互联集中到一些云计算中心,然后进行实时的智能化处理。IBM的智慧地球计划是2000年制定的。IBM的前任总裁认为信息技术每隔15年有一个大的突破,1965年是大型计算机,1980年是PC,1995年是互联网,现在到了2010年了,他认为第四次信息技术重大变革要出现了,出现什么?就是智慧地球。

  IBM在2000年开始进行研究,2007年12月宣布智慧地球时代开始,为什么他们选择在20 07年12月宣布?因为他们在2007年研制出了每秒钟可进行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他们认为将来在全球大概有十几二十个这样的计算机集群,不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而是每秒1000万亿次以上的计算速度的计算机集群,就可以将全世界所有的数据能进行实时处理。这里的“实时处理”非常重要,实时处理不是简单计算的问题,而是做一个模拟分析,或者是对未来模型的设计。比如在个人信息方面,它会把全世界服用一样药品的人的信息都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在什么年龄段、什么症状、什么血压的情况下,服用怎样的药品对个人的疗效最好,然后反馈给个人终端,这里需要特别高速的计算机分析。

  事实上,智慧地球计划的核心是云计算。它的基础首先是数字化生存。中国有数字化生存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PC,另一个是各种的传感器,各种款式的PC,还有射频发射装置。其次是宽带,虽然高速宽带互联的核心技术都是别人的,但是我们可以优化,依靠这些技术建立网络。

  第三个部分就是云计算。为什么推进这项技术呢?因为云计算对IT业界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IBM这项计划打动了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之后,召开了一次美国产业发展的规划会,就请了两位企业家参加,其中一个就是IBM的总裁。IBM总裁正式向奥巴马提出推进智慧地球计划,以此克服当前的金融危机,以及建立危机后的美国新的支柱产业。IBM首先推广的是智慧电网。因为电网信息本身是高速不对称的,电的实际使用率只有33%——当时我不相信这个数字,后来看到美国报纸的资料,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资料都显示电的有效使用率只有33%。IBM总裁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洛杉矶市的一个小的商业中心,人们为了购物停车而寻找停车位,这一年多走的路程是多少?多走的路程相当于绕了地球38圈。浪费的汽油是多少?是4700加仑。以此推算,在全球的GDP里,因为交通堵塞浪费了全球GDP的25%。

  同时,IBM的总裁还讲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话,他说如果智慧地球已经实现了,就不会有金融危机。如果贷款的、放款的和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盈利的中间机构,他们彼此间信息达到高度对称,就不会有这次的金融危机。I BM认为实现“智慧地球计划”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速度最快的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以中国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如果率先推进这项计划,会有很强大的后发优势。比如在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房子等基础设施的时候,立刻把这个模块放进去,这样数字化生存就容易实现了。宽带、高频都建好了,那么仅剩云计算的构建了。关于云计算,好像还存在一个问题,这在欧洲反映比较大,就是美国可以借此控制全世界。这个问题如何反制?专家的意见说是无法反制,只能尽量减少被美国控制的程度。本来互联网的网址登记就在美国,这本身就已经很被动了。将来云计算普及开来,所有的数据都通过高速互联连到美国去,然后美国处理之后再告诉你怎么做。欧洲对这种状况非常反感,中国的专家说如果硬对抗是不行的,只能是顺应发展再减少损失。

  目前,对中国来说,关于数字化生存这块商业机会很多,比如在传感器、射频发射器、PC方面,中国是有机会的,在高速宽频互联上我们没有多大的机会。7月份,在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座谈会上,我就提了一个建议,就是上海必须站在技术的前沿,展望未来时代的发展,比如在电网、道路、桥梁、建筑、供水、油气输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修建或改造中,实现全部数字的化存在,这对于上海在未来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先机,亦具有深远意义。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