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放的互联网遇上了共享的小工具

日期: 2010-09-27 来源:TechTarget中国

  纵观2010年9个月以来在中国互联网上的重要事件,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希望通过第三方的应用嵌入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用户黏性。

  整个行业出现这样的“开放”趋势并不令人惊奇,从大的方面来看,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如果还是像10年前那样大家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根本就是有违互联网精神,势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用户所淘汰。当然了,“开放”的本质还是创造更大的价值,开放平台的运营者往往自身都拥有大量的用户(或者说流量),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维系这些用户对于自身的依赖,从而保证用户不会流失。用户依赖的有效途径自然是“应用”,其实互联网正是有大大小小各种通过网络提供的应用所组成,比如搜索,比如电子邮箱,比如即时通讯,比如网络游戏。

  但“应用”的开发本身却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而且风险很高的工作,创新力强如苹果这样的企业,都不敢说自己能够把用户所需要的所有应用都由自己提供出来,因为就算原创能力再强,面对数以十亿计的互联网用户而言,都难言能满足其万一。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力量不足,但是又不愿意放弃用户对自己的依赖的时候,他们必须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更“大”更“全”这一目的。而对于第三方而言,自己做出来的应用自然是需要让更多用户用起来以实现收益的,能帮傍上一个本身就有着海量用户的巨头,依靠巨头的力量来推广应用,当然是最美好不过的模式。于是乎,双方在这点上从目的到利益都高度统一,而且还是1+1大于2的正和博弈。
于是“开放平台”就风靡了起来,也正好展现出互联网的开放精神。

  当开放平台提供者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第三方”逐渐从附属于巨头的小角色,转变为更具价值的专属应用提供商。这样的例子最近就有一个,在线办公类应用提供商百会,宣布了一款新的产品——百会小工具。或者说,这不是一款新产品,而是其推出的一系列的办公应用的集成方式,他们通过某种固定的方式(兼容Google的 Open Social API标准),面向所有的开放平台进行提供。一方面,这种应用系统化交付集成的方式能够让开放平台很简单的就将自己所需的办公应用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而不用再行开发,另外,开放平台的应用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用户自己甚至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开放平台上放置自己所需的应用和数据信息。这恰恰迎合了互联网的另一精神——共享。

  开放平台说:来吧,带着你的应用,加入我们,我这里有大把的用户。

  百会小工具说:来吧,拿走我们的应用,拿去满足你们客户的需求。

  很奇妙,不是吗?其实类似这种的共享方式在互联网并不罕见,比如视频网站的分享功能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户可以把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嵌入到其他地方去,这样不用访问视频网站就能看到视频内容。这种分享式的交流,让互联网变得更加没有边界,更加自由。

  未来的互联网不是属于某个网站或者某家公司的互联网,尤其在云计算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的今天,用户的信息数据将会越来越能够自主化。云计算让用户的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的云端来保存,通过开放平台,通过小工具这样的应用,信息数据将能够随着用户的要求自由流动,而不再受到应用的束缚。不管什么应用上,都能够使用和管理属于自己的信息数据,这样的开放和共享才是人们使用互联网的终极目的,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未来。

  当开放的互联网,遇上了共享的小工具,原本推开了一半的大门,终于被彻底地推开。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