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最愚蠢的存储技术观点

日期: 2014-11-03 作者:Jon Toigo翻译:谈翔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依Jon Toigo所言,很多技术杂志期刊都试图用过于简单的观察或者方法来解决任何IT问题。

脱口秀主持人David Letterman可能正在走向退休的路上,但我们还是可以将那些白痴的十大某某排行榜文章和报告归功(怪罪?)于他。这一类的文章近来充斥着科技报章杂志业。

表面上看来,任何IT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可以俐落的简化成十个精辟的观点或方法—或者更少,如果出版方有字数限制的话。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字数限制,我还是把这个牢骚限制在指出这一年以来我见证的前五大最愚蠢的存储技术观点。

第五名:云取代一切存储

近来不断出现在社交媒体及科技报章杂志上的meme之一,就是云有着“改变一切”的特性,尤其在存储方面。最近,云常常被拿来解释今年苟延残喘的存储阵列行业急剧降低的同比营收。某些偏好云的业界专家坚称,企业与其购买更多产品来部署内部存储,他们转而向云服务提供商购买存储即服务。这个看法,如果是真的话,对云计算的产业自然是利好,但对存储产业就不太妙了。

这个向云存储的“转移”方便的解释了去年四月EMC的季同比营收下降22%,IBM季同比下降23%,或者其他很多存储业者Q1发布的下降数据所产生的疑惑。这个“云正在加速企业存储的死亡”的论述可能真值得专家所给予它的关注,如果它不是那么愚蠢的话。

真正发生的是,在2013年末及2014年初,用户在购买新的存储容量时,在检验他们的选择和评估哪个产品最符合他们需求,并且最快最有性价比的投资回报前,变得更为谨慎和犹豫。你懂的,那种优秀IT规划师应该要做出的策略抉择方式。

坦率的说,我们都被业界近来的噪音淹没了。这些噪音包括了针对三种主流看法的竞争,闪存(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很快就代替磁盘),专用存储(为了某种特定的服务器管理程序所设计的)或新(旧)“服务端”(也称为直连式)存储拓扑结构。这些技术应该会将我们刚刚实施的“遗留存储区域网络(SAN)”淘汰掉。没有人想要抱着一个不到三年内就将被世界淘汰的“新存储创意”。

有限的预算也将一点精明消费引入到购买过程中。延迟购买让企业业务代表处于一个不利的状况下,导致存储商品的大量降价。简单来说,年同比和季同比都有大量的存储卖出,只是不是以厂商的理想价格成交罢了。这个,比起其他因素,大概更能解释存储硬件销量大增而营收却大减的现实。

这是否代表云没有任何影响?不见得。只是这个影响不是以更多消费者从企业存储转换到云存储的形式发生。毕竟,业界观察者表示,2013年末云存储的主要客户都是云服务的提供商。非要说的话,从云服务提供者来的额外存储需求应该增加存储市场的规模,而不是降低。

哦,我们也不该忘了Nirvanix,排名第三的云存储提供商的失败所带来的恐怖影响(也许可以拿来当另一个专栏某某排行榜的开头)。

第四名:数据简化技术搞定一切

他们实际上真的不能。当厂商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来主流化数据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的想法,并将这些功能放进主存储的采购清单中,然而事实是那些花费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反应出策略价值。再加上当应用于深度归档,数据压缩又引发了更多关于重复数据删除在,比如10年后,能否取回的问题。没有标准,自然就没有投资上的保障。

第三名:闪存改变一切

不完全是这样。我们都喜欢更快的I/O,但是闪存的真正价值似乎在于仅限于只读的数据。动态RAM或者老式的硬盘似乎更能在写操作上提供更好的性能。聪明的厂商们似乎越来越多开始意识到这点。而在他们的谩骂中,更多案例开始提到数据库索引加速和降低延迟–而不是更高的性能。

一些神奇的四不像正被创造出来,包括闪存加磁带的组合。一些厂商用了很不幸的绰号flape来描述这种拓扑结构。我们建议他们在替这门生意注册商标前先查查英文俗语字典再说。

第二名:服务端存储改变一切

如果你相信退化中的存储,从共享存储回到独立存储,是一种“进步”的话,那这种观点可能有点价值。事实上,服务端充其量只反映了IT部门因为采用服务器虚拟化以及IT人员想消灭存储专家的倾向所带来的技能丧失。服务器端对个别缺乏培训的管理员来说比存储结构容易搞懂,无论有没有存储虚拟化技术都一样。反过来说,一个本地存储模型,作为整套系统的一部分是可行的(想想OpenStack),需要在机器间产生大量的数据镜像来处理故障转移,vMotion等等。你有没有算过,这样会对你的局域网带宽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名:[请输入任意数字]大排行榜能解释一切

恐怕最白痴的结论是排行榜文章可以提供深入的见解了。事实上,排行榜文章大概就是提供给推特时代让他们容易关注的新闻概要罢了。最糟的状况下,这些文章鼓励确认偏见,加强了先入为主的假设。最好的情况是,它们刺激读者去深入挖掘,了解这些天真的短文背后的细节。希望这篇排行榜文章能够激起多一些的研究跟深思后的讨论。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