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至7日,华为2017全联接大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会上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名业界精英围绕“Grow with the Cloud”(云领未来)的主题,从商业、技术、生态三大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未来方向和新机遇、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共同迈向新增长之路。去年,在全联接大会,华为企业服务面向全球发布了STEPS战略,明确五大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方案、人才、生态、平台以及客户满意度。今年,华为更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计划,面向全球发布企业服务云化转型战略。
华为企业服务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
过去几年,华为企业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6年收入突破了10亿美金,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其中中国区占比45%,华为企业BG服务MKT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肖书成表示。
解决方案方面,华为开发了云使能、大数据、迁移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服务解决方案。并且在一万八千个客户项目中成功应用;
- 平台方面,面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华为建设了涵盖16种语言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既有支持网络运维、网络交付,也是伙伴支持的服务;
- 生态和人才建设方面,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达到了2400家,而且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覆盖全ICT技术的厂家,华为现在为140个国家提供人力发展和认证服务,人才认证累计达到了70000人。
截至大会时间,华为已经为45000个客户提供了服务。
进入云2.0时代:华为提出STEPS to Cloud战略
“华为企业服务云化转型战略是面向未来‘Cloud 2.0’时代的长远布局,华为企业服务将聚焦云化创新、数字平台、智能作业三个方面,践行‘Grow with the Cloud’理念,做行业云的使能者。一方面,华为持续加大服务解决方案开发、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以及专业服务工具平台和验证实验室的投入,未来5年,将重点围绕行业云化趋势进行投资,预计每年的研发费用增长将超过50%以上;另一方面,面向云时代的ICT人才需求,华为提供覆盖ICT架构、ICT开发者、以及行业ICT专家的新型认证体系架构。”华为企业BG技术服务部总裁孙茂录表示。
云化创新: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演进以及新旧业务系统长期共存的过程。例如政务系统,上千个应用进入云端,这些云谁先上,谁后上,怎么上,怎么管,都提出了挑战。基于此华为将聚焦在未来的发展,构建从云咨询、云评估、云规划设计、云迁移到云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全面帮助客户上云。同时华为在全球包括深圳、成都、北京、罗马尼亚等地方成立了五个研究实验室,帮助客户提供风险评估、故障复现、现网镜像等功能,帮助客户在上云的过程中帮助客户建好云,用好云和管好云。
数字平台:随着数字化大潮的来临,过去服务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基于此华为打造、构建数字化的一站式GSC服务平台,它也是在全球基础能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以智能机器人、智能保障等为代表的智能平台转变。华为提供了全渠道的交互、智能调度、知识仓库、数字化运营等。实现了重大问题在三分钟响应,业务流程100%可视,以及问题自助解决达到超过80%。
智能作业:工具是衡量一个企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华为于去年发布了云化工具平台,将其上千个专家的能力进行工具化,迅速在全球进行共享。仅2017年上半年,华为已经在工具上投资了超过三千万美金。华为希望打造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平台,以实现智能化作业和智能化运维,全面提高企业的作业效率。据悉,华为的评估工具已经能够在一天之内对两千台设备进行评估得出报告;迁移工具可以实现160个以上的主流操作系统和版本的并发迁移。“未来我们还将在工具上面继续加大投资,每年的投资增长超过我们整个服务收入的增长,我们一起也是希望帮助客户实现敏捷作业和场景化作业,”孙茂录表示。
未来:生态与人才是重点
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和生态之间的竞争,这个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同样,在华为看来,未来的服务同样也是生态化的服务。在未来的整个云化转型过程中,华为将要实现构建和打造新型的服务生态系统,这一新型的生态系统将以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云管理服务合作伙伴,全球合作伙伴以及渠道服务合作伙伴为主流。另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调整发展,传统的基于以设备为基础的技术认证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它更需要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进行快速适配客户的需求。华为基于新的认证架构体系,计划到2021年将为全球输送15万高端人才,引领人才从技术型向高端行业型进行转变,真实打造垂直行业的高端人才标杆。
“未来我坚信通过我们新型服务生态系统和新型人才产业链的建设,一定可以激活整个数字生态,最终成为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孙茂录肯定地说。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