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企业IT架构是理想的?在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企业用户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更多的选择在有些时候也可能会意味着无所适从。新技术到底带来哪些新的企业IT架构模式?不同的架构又会为企业带来什么?未来的架构会是什么样?
业内专家对目前主流的企业IT架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将其分为7类: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流程驱动架构、面向服务的架构、基于需求的架构、安全的架构、轻便开放的架构以及无时无处不在的架构。
这样的分类不能算是很严谨,但它代表了一种趋势:企业用户对IT架构的整体规划意识越来越强。事实上,企业架构的搭建已经日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从前东建一个系统、西开发一款软件的企业IT系统搭建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就像软件开发从最初的作坊式开发发展到今天的软件工程一样,企业IT架构的规划也将是一项系统工程。
尽管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新技术,SOA(面向服务架构)、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虚拟化都可能是它们的技术外衣,并据此形成不同的企业IT架构模式,但在所有这些不同的背后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即它们的本质驱动力都是来自业务驱动。CEO和CIO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企业架构产生如此大的兴趣。几年前85%的架构工作在物理层和逻辑层,但现在50%转移到了业务层面,这种向业务驱动的转变是未来IT系统的一种特征。
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强调数据一致性和质量
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不仅要保证IT系统内数据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数据的质量。
在信息时代,数据只有转化成有用的信息之后才能体现其价值,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能够集中处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其次数据质量也要有所保障。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总是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无论它们是来自企业业务系统还是文档、内容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如果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总是不一致,不仅会导致更高的维护成本,而且一旦使用了过时数据必然会限制业务流程的实施速度并妨碍流程自动化的实现。事实上在实际应用中,有太多信息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全面获取正确的信息并非易事。
对于许多大型企业用户来说,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最初是出于对企业核心地位“基本数据”的管理,即确定客户、产品、雇员和其他核心参考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在一个全球化的大企业中,客户或产品数据一般分布在几十个甚至数百个CRM、ERP以及其他系统中,而这些系统通常来自不同的厂商。
而且每套数据通常都是针对工程、销售、市场等特定业务需求以及特定区域定制的。结果,企业从上至下呈现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数据海洋,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在运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时导致错误结果。因此IBM、甲骨文、SAP、Siebel等软件供应商推出了一系列基本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兼有发布和预订机制、规则可配置的流程自动化控制以及一个协助数据经理协调不同数据系统的知识库。而有些干脆是在原有的应用系统之上增加商业分析功能。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规范的基本数据集,并将这个规范的数据集推向遍布企业的各种数据库。
在抽取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的同时,确保数据质量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用户在最终拿到数据之后要基于它们进行分析得到有用的信息。
除了控制基本数据,企业用户还需要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系统之间建立联系。XML、SOA、企业搜索技术使得建立这种联系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越来越多的工具可以把面向SQL、面向对象、面向内容的存取方法以及企业搜索技术结合起来,在各种关系数据库、XML存储系统、大型机、文件服务器、内容管理系统,甚至电子邮件系统中实施查询操作。
这样一来,企业决策层不仅能够看到各种业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流程问题,而且企业搜索系统随处可查的动态查询功能还能增强传统BI系统的能力,将尚未装载到数据仓库中的实时数据也纳入BI系统的挖掘范围。
有分析师认为,这种通用的搜索和报告方法最终将导致数据仓库的淘汰,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够同时存储关系型数据和XML数据的数据库技术。
通常为了分离OLAP或数据挖掘应用,人们必须进行数据装载、数据净化、数据卸载、重新格式化数据等复杂的操作,服务器的数量和复杂度也成倍增加。但将来软件供应商会试图把系统简化到只有一个核心的数据库或类似的产品,它能够在数据库引擎内直接处理所有任务。
当然,完全实现基于服务的信息和通用数据存取尚需时日,OASIS和其他标准组织也正在针对一些垂直行业以及这些行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制定各种规范,以便不同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通过XML来共享信息。
要利用有用的信息,企业用户必须着眼对全局的了解。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架构正是试图从全局的角度提供完整、一致、准确的信息。
流程驱动的架构:关键是更灵活
业务流程是企业业务的核心所在,在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基础之上,企业还必须使业务流程的实现更加灵活,以应对外界的变化。
看看那些悄悄进入企业架构领域的缩略语:BPEL(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M(业务流程管理)、BPO(业务流程外报)……你就会发现在重视效率、新产品上市速度和法规遵从性的今天,“业务流程”的概念正大举进入IT的总体架构中。
事实上在设计每一代架构时,所抽象的层次是越来越高。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架构中的抽象级别是虚拟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业务的核心所在,在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基础之上,企业还必须使业务流程的实现更加灵活,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所以企业的IT部门需要改变以往从面向独立交易单元效率的角度或其他资源驱动的角度去开发、优化和管理系统,而换之以从端到端业务流程的角度去管理系统。
一些典型的端到端流程包括:订单至现金收入、采购至付账、产品开发与人力资源等。在这些流程中还存在大量子流程。另一套重要的流程是IT系统自身的工作流程,如同ITIL(IT基础设施库)框架所描述的那样。通常企业会把IT投资集中用在改善对企业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流程上。如在汽车行业把产品设计时间从3年缩短到18个月。
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设计IT架构需要做些什么?首先IT部门必须从确定流程战略开始,然后是定义和设计流程,接着是执行。其中定义流程是关键,通常所能实现的IT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取决于客户对其流程认识的清晰程度。其次,IT部门必须能够在抽象层上对流程驱动的架构建立模型并实施该架构,以在流程变化时能迅速适应,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软件供应商都在力图打破IT与特定资源结合在一起的束缚,就好像这些资源是组合在一起表示业务流程的、面向对象的组件一样。因此各种软件供应商都在设计适合各种现有环境的BPM工具,以从资源和工作流的角度协助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性能建模,并对其进行优化和监视。这些工具通常靠Web服务或类似接口在整个环境中实现端到端的连接,以支持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而且大多数工具都支持新出现的Web服务标准。
与此同时,IT架构还必须纳入有关流程的最佳实践知识,例如各种预置参考模型和流程模型,它们就像一个流程工程,把各种最佳实践组合起来,放在流程驱动的架构中。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在iBPM和BPM间做选择 不一定非此即彼
大多数系统都有一样的能力,在很多人看来,除了BPM或者iBPM这两个标签以外,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区别。
-
任意云 | 戴尔搭“云梯” 助中企通信上云端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激烈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迫切需要“给力”的企业IT架构和数据中心,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
用BPM策略对遗留应用现代化
一些人提议把业务流程管理作为应用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采用BPM策略可以成为现代化遗留应用的明智方式。Tom Nolle对此进行了解释。
-
RESTful API设计给开发人员带来怎样的未来?
在模块化应用世界里,最为持久的争论莫过于面向服务架构和表述性状态转移之争了。本文探讨这样的争论带来了什么及其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