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SOA理念的提出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不过,长期以来SOA被认为是飘在空中的东西,SOA概念炒作的成分要大于实际推广。
事实上,SOA的理念确实很难落地。这是因为,SOA落地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需要支持SOA架构的产品,需要有一套方法论去支撑实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企业高层管理者更注重SOA实施的快速见效,而实施SOA不仅费时费钱,而且短期见效并不明显,企业稍有不慎就会代价高昂。
不能否认的是,SOA应用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原因在于SOA的应用所能带来的价值。SOA的最大的价值是通过分布式、大规模、异构环境下的整合能力,提高业务的敏捷性。SOA能解决在异构环境下,企业各IT系统的应用集成,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使得企业的IT和业务可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沉淀了10年之后,SOA是否变得可实施、可操作、可落地?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推广?
岁末年终,让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审视SOA,会发现这一年SOA领域已悄然发生些许改变。
SOA概念炒作降温 应用走向主流
当前,SOA领域发生了一个悄然的变化,即SOA的概念炒作在逐步降温,但这并不意味着SOA的热潮已经退去。根据Gartner发明的 “炒作周期(Hype Cycle)”曲线模型,新技术的炒作周期分为五个阶段,触发、夸大的期望顶点(炒作到最高)、幻灭的谷底、启示的上坡,最终至生产力的高原,成为主流科技。
Gartner认为一项有潜力的新兴技术必然要经历这五个阶段,当它的炒作逐渐冷淡下来时候才真正意味这项技术开始步入成熟,真正被用户所接受。
“SOA解决方案的成熟推广、用户对SOA理念的逐步接受及一群样板客户的建立,使得2009年成为SOA理念真实落地的有转折性的一年。” 金蝶中间件产品经理倪晓兵说。
在SOA变得可落地、可实施的前提下,很多用户已经从低调观望转变为SOA的积极实践者,并由被动变为主动。倪晓兵告诉记者,提出SOA需求的主要是大型集团企业,他们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非常复杂。越是大型集团企业,应用系统越多,在离散架构下,受到的痛苦越深,而SOA恰恰能帮助企业摆脱这样的痛苦。
中远集运信息中心主任王新波把SOA比喻为企业信息的中央枢纽,即通过基于服务调用的企业服务总线,梳理企业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对于具有业务全球性、业务不间断性和异构系统复杂性的企业意义尤为重大。
“SOA一定是你在设计程序的时候有一种‘企业总线’的理念在里面,要有全盘考虑的理念。推而广之,这也正是很多成功的商业模式背后的理念。”王新波认为。
根据调研机构IDC的预测,到2010年,全球基于SOA的服务开支将高达338亿美元。这一数字表明,SOA时代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
SOA落地仍存难点 需循序渐进
SOA之所以在概念中彷徨了那么多年,也是因为SOA确实比较难落地。需要基于SOA架构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SOA如何实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做支撑。
“SOA是架构风格,要把整个企业或组织的架构,包括业务架构直到IT架构应用SOA的理念、思路重新梳理和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做,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金蝶SOA产品经理滕腾认为,SOA的实施对首先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对SOA有很好的掌控能力,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控,还有很多管控、治理等一系列的东西在其中,人们观念也需要变化,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二是在投入方面,需要企业准备好,长时间、持续性的改良;三是大型的集团企业,面临的组织单位越多,组织架构就越复杂,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会呈倍数的增加,这些都是SOA落地面临的挑战。
实际上,当大型企业企图在整个企业级进行SOA规划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在中国的几大银行,最大的电信公司,要一步到位在企业级实现SOA都是非常困难的。
普元软件CTO黄柳青认为,“如果我们直接用完整的SOA理念对于企业进行实施的话,我们起步代价大、风险高、周期长。而服务规划不一定能够一步到位,不一定这个服务一下子设计的很准确,因为我们人事管理发生改变,我们的人事管理发生重组。这就大大增加了第一步就实现企业级SOA的难度。从应用开始,小规模实现SOA,不断积累不断扩展,是更加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案。”
在实施方法上,IBM推出了SOA的实施方法论,IBM认为SOA的建设最好的方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渐的过程,并提出了SOA的成熟度模型,使得SOA在落地当中慢慢积累经验。
随着SOA在中国的应用逐渐深入,SOA在实践方向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很多SOA厂商认为,在中国,从应用开始的SOA比从构架、流程细化开始的思想来的实在。而IBM软件集团应用与中间件整合部门WebSphere副总裁Craig Hayman认为,这不是一个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对立的过程,不管SOA应用的起点在哪里,必须有持续的架构,有持续的工具,带来持续的业务价值。
据Gartner在2008年第四季度对2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40%的SOA用户没有衡量实现投资回报的时间。50%的非SOA用户还没有使用SOA,因为他们不能向业务部门说明和展示SOA的价值。因此,如何在实施SOA项目之后应该展示这个解决方案是可行的,而不仅仅是展示这个概念本身,如何很好地建立评估成功的指标仍是IT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
SOA标准化工作:紧锣密鼓
SOA面临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化,关于标准的SOA争议一直存在。
当前,SOA标准主要是国际上的几大标准组织在推动,SOA的标准在国际上已经做了很多年,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这些标准制定机构对SOA标准的关注点已经有所变化。
“国际上的SOA标准之前关注的是比较细节的东西,如webservice、 SOA的成熟度等,现在这些大的标准制定组织们已经发现其实SOA最重要的不在于具体的实现技术的标准,SOA的本质是架构风格,不管Web Service还是ESB,具体的技术其实都是SOA架构风格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SOA标准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把SOA的架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加以标准化,现在国际上的标准组织正在把SOA的架构、模型最核心的东西统一起来,国际上大的标准制定组织在走向融合,这是SOA发展的技术层面上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滕腾表示。
而中国自己的SOA国家标准,起步较晚,但是起点比较高。2009年是SOA中国国家标准全面展开的一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 标准工作组已经成立,工作组将根据我国SOA 产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完善我国SOA 领域的标准体系。国家SOA标准的制定,紧锣密鼓进行中。
专家认为:“制定标准无论对厂商还是对用户都很重要,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竞争机会,而用户则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可替换性就有了保障。”
各厂商激战SOA战场
SOA已经成各路软件厂商争夺的主战场,从国际巨头IBM、微软、甲骨文、SAP到国内的用友、金蝶、普元等等,无一例外地加入到了SOA的战火中。SOA厂商们从理念、技术、落地方式等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地谈SOA,并纷纷推出了不同的SOA解决方案,而谁优谁劣,仍待用户的最终实践来证明。毋庸置疑的是,一场围绕SOA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在SOA领域,IBM一直希望通过抢跑来获得领先地位。2009年,IBM把“智慧的地球”作为战略愿景,而SOA被IBM认为是实现智慧地球四个主题之一“智慧运作”的最重要的架构思想和技术底层。很明显,IBM是希望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深入理解,把SOA的架构风格带到各个行业中去。
而对于本土软件厂商来说,SOA也正是他们赢得市场的重要砝码,主流的管理软件产品都开始采用SOA的理念和架构。
用友U9在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赢得了数十家企业用户的青睐,究其原因,SOA是其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多组织运作、多工厂协作、产业链整合、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传统的管理软件已不能完全适应灵活、多变的企业生产需求,SOA也顺势成为新宠。
同样作为中国本土领先的管理软件厂商,金蝶今年也大举进军SOA市场。今年11月13日金蝶发布EAS7,实现TOGAF标准SOA 架构与金蝶产品线的全面融合。EAS7的发布填补了金蝶没有SOA企业架构产品的空白,金蝶开始举起SOA的大旗,发力SOA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SOA概念的炒作冷却之后,云计算又铺天盖地而来, 由于SOA的基础设施会为云计算提供重要的支撑 ,SOA与云计算的结合也被各方所看好,各大厂商都在紧盯这一块“蛋糕”,各大SOA标准组织都在研究云计算与SOA具体怎么结合。
IBM、甲骨文、金蝶等都在推出云计算版本的产品,试图把SOA与云计算在产品层面上做融合,“今后这种融合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未来的3-5年可能会实现云计算+SOA真正的互联网应用。”倪晓兵认为。
或许当SOA的理念、方法静下来时才是它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开始走向深入的时候。当未来,企业的信息化项目都是SOA的架构风格之时,人们就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去强调SOA的概念了,伴随着SOA应用的普及,SOA也将不再神秘。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事件驱动框架和SOA在空军的应用
空军正在利用SOA来改善数据共享,并实时跟踪战机,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的Michael Marek解释了企业可从中学习的经验。
-
揭秘New Relic APM技术细节
New Relic应性能管理(APM)套件主要用于Web软件开发。它允许用户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上跟踪关键事务性能,并且支持代码级别的可见性来评估特定代码段和SQL语句对性能的影响
-
仅凭SOA和云无法解决业务数据管理风险问题
SOA和云可以是某些恼人问题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一点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也要记住它们并不是所有事情的直接答案,特别是当你的问题是业务数据管理风险,而不是技术问题时。
-
如何避免云计算与SOA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