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曾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是换了几年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型企业IT系统建设的架构师们;他们一方面对企业内部开发力量或第三方开发者们寄予厚望,一方面却又对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应用架构及系统开发战略莫衷一是或者难于决断。
2009年,震惊业界的“软件画皮门”事件给了不少大型企业用户敲响了警钟,该事件所折射出的应用系统开发 “绑定效应”让其中许多试图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的企业踌躇不前。所谓的绑定效应,是指一旦部署某些既定知识产权的IT系统,就会逐渐对其产品服务形成特定依赖;这种依赖又迫使企业持续不断追加系统建设外包投入,并造成新旧系统难以有效整合,难以实现应用开发体系的有效掌控。
如今,随着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企业IT系统对企业运营战略的支撑越发强大,内部开发力量和第三方开发者采用技术和产品的愈发复杂和宽泛,这些企业的架构师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平台化挑战。他们肩负的最重要责任,是IT应用系统交付能否与业务发展要求协调一致。在另一个层面,这种系统交付的一致性也成为了企业内部按时间、高质量地保证企业目标战略及业绩业务员顺利完成的关键。
系统紧耦合:大型企业IT之惑
中国信息化长征路的漫漫十年,也是中国企业对IT系统架构学习和逐步自我掌控的十年。从目前国内企业IT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着技术路线分散、技术标准与规范不一致、系统架构与功能耦合度高、系统建设分散、界面风格不一致等客观问题,而这些现有问题也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中心对业务响应慢、系统集成困难、维护成本高、人员可替换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了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复用性低、用户体验不好等尖锐矛盾。
从“开发管理”角度,由于人力资源的匮乏和职责定位的原因,在项目实施中,无论是业务方案、技术架构还是开发项目管理、实施人员,都不同程度依赖于开发商,一方面使得IT部门制定的开发过程与开发规范难于落地,项目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开发商的项目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企业信息化部门逐渐失去对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的IT系统的牢固掌控。
作为一家在SOA基础软件领域深耕多年的厂商,普元对客户关于“建立自主掌控的应用开发平台”的需求,有着深刻的认识。普元副总裁、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周立先生认为,过去很多年,以大型银行为代表的企业群体在开发IT系统时,无非是采取自有内部开发、外部第三方开发或者二者结合的模式。应该说,这些模式极大地满足了企业运营的发展。但随着IT系统的构建越来越复杂,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企业自主掌控IT系统的愿望落空,太多的第三方介入让系统维护与升级更为困难等等。对于银行而言,是推崇松耦合,把系统打散细分,还是继续紧耦合,以保持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目前尚无定论。而这几年引进国外核心系统的银行,有的折戟沉沙、有的初战告捷、有的埋头蜕变,不经历痛苦和思索不可能有所收获。
定制化业务应用平台:普元的“魔力”推手
用企业级架构的眼光来看待和应对业务变化、IT建设,是一种大局观。正因为业务的变化繁多而无序,所以更需要一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国内先进银行对应用部署“统一平台架构”的需求也由此而来。
周立透露,金融行业等大型企业用户的CIO们除了希望通过SOA技术和标准来规划某项新应用之外,也迫切希望IT建设从被动满足和支持业务发展转向与业务融合,并成为业务创新的重要手段,要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IT架构的灵活性及IT管理的可控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统一平台既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牢固掌控基于应用的项目开发,真正作到“在平台上起舞”呢?作为以某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为例,这家银行拥有1000余名开发人员及众多合作厂商,每年要开发大量的新业务系统,并需要妥善解决现有众多业务系统的“紧耦合”之困——大部分系统单元由于技术框架不统一,各合作厂商都按照自有的技术框架,开发规范很难落地,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积累和共享,同时也容易出现开发周期不可预测,开发质量不可量化,项目开发过程不可管控等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家大型国有股份制银行采用了普元的以固化、解耦、复用、互联为定位的统一开发平台。所谓固化,就是屏蔽技术细节,固化开发规范,降低应用系统实施复杂度和开发人员的学习曲线,使人员更加专业。所谓解耦,就是通过组件化开发方式,达到软件在设计、开发、运行时的有效管控,降低系统内部耦合度。所谓互联,为业务服务的发布和系统互联互通提供平台支持。所谓复用,则是为系统建设提供基础应用框架和技术组件,使开发人员更加关注业务逻辑实现。
据周立介绍,自普元在2009年8月推出这一平台后,截至今年5月,已经在该银行30个项目的开发中得到推广,总计代码规模800万行,涉及10家左右开发商和多个分行开发部门,在该银行的各业务单元都收到了显著成效。统计资料表示,在该行的各IT业务单元,系统开发周期相对以往有17-36%不同程度的减少,并且项目规模越大,开发周期缩减越显著。在系统测试阶段,BUG率平均下降50%,大量的回归测试工作由平台自检,测试资源需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除此以外,新平台上线后,对该行原有开发人员个体代码能力要求下降非常显著,38%的代码由平台生成,70%的代码通过图形化业务编排实现,极大地提升了建行信息系统建设的自我掌控能力。
更让银行CIO们欣喜的是,统一的开发平台帮助该行进一步降低了对集成商的依赖度,开发资源可以分块外包,开发规范和代码校验要求由平台强制执行。一个项目允许引入多个开发商(如建行CCRM项目引入了3家开发商)。同时,项目开发过程管控得到了加强,可以通过平台的开发报表和健康度分析工具,了解开发系统的健康度状况和外包厂商工程实施状况,进行考评和干预。
普元:从“构件骑士”到“平台王者”
在过去的数年中,普元坚持以“面向构件的中间件”为企业研发理念,成为了中国软件产业群体中一支独特的新锐力量。与代码级的软件开发模式相比,普元构件平台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应用软件的结构和开发方式,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质量以及系统的扩展性;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实现对应用系统随需应变的有效支撑,从而保护客户对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今天,积累日丰的普元在基础软件平台上则取得了更为瞩目的成就:通过平台化软件定制服务的理念,普元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在电信、金融、电子政务、制造、能源等各领域高速发展,大量积累的成功案例也开始让普元博得了更多行业用户的推崇,并逐步成为国内少数几家 “最优秀基础软件平台企业”之一。
普元CEO沈惠中先生表示,对中国的大型集团化用户而言,建立自主掌控IT平台的需求日趋强烈。普元唯有把握住企业客户的关键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大型客户获得了长久的IT运营和支撑能力。相对于实力雄厚的跨国软件公司,普元不仅拥有卓越的本土服务实施响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更好帮助领先企业建设自主应用基础平台,普元将通过组织级的保障来整合普元在产品、技术、研发、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领先企业建设自主应用基础平台保驾护航,这也为普元的平台化基础软件产品能够深受用户推崇做出了有力的诠释。
实际上,为了深化统一平台的关键服务实施能力,普元已经按照这一开发模式为金融、电信以及其他大型客户建立起了专有的应用平台,涉及客户包括工商银行、山东农信、华为、中电华普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沈惠中还认为,为大型客户建立统一开发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平台的掌控能力、驾驭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IT战略发展的持续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商业竞争力。这在金融、电信等高度依赖IT支撑业务的行业尤为明显,普元凭借多年积累的SOA平台开发经验与案例积累,正日益成为这些客户平台化战略的优质合作伙伴。而随着这些大型集团客户平台开发能力的日渐成熟,最终将带动的是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在iBPM和BPM间做选择 不一定非此即彼
大多数系统都有一样的能力,在很多人看来,除了BPM或者iBPM这两个标签以外,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区别。
-
事件驱动框架和SOA在空军的应用
空军正在利用SOA来改善数据共享,并实时跟踪战机,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的Michael Marek解释了企业可从中学习的经验。
-
用BPM策略对遗留应用现代化
一些人提议把业务流程管理作为应用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采用BPM策略可以成为现代化遗留应用的明智方式。Tom Nolle对此进行了解释。
-
RESTful API设计给开发人员带来怎样的未来?
在模块化应用世界里,最为持久的争论莫过于面向服务架构和表述性状态转移之争了。本文探讨这样的争论带来了什么及其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