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BYOD清白 破解针对IT消费化的十个误解

日期: 2012-11-15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当谈论到企业IT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时,有相当多的人会将威胁归咎于IT消费化趋势。新的调查显示,IT消费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同时,调查也帮助我们澄清了以前对于IT消费化的十个误解。

  流言 1: 大部分企业拒绝员工带入消费电子产品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实际上,调查显示企业中使用消费电子产品和软件的数量越来越多。Avanade 近日针对600余IT人员和企业经理进行了相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企业的雇员会在工作中使用自己的电子产品。73%的被访者表示,管理消费电子产品和个人软件是他们日常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流言 2: 苹果产品是最主要的消费IT产品

  情况并非如此。根据Avanade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员工带入企业的个人电子产品中,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最常见的,其次是RIM的BlackBerry 产品以及苹果的iPhone。

  流言 3: 员工会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上浪费大量时间

  如果你让员工带着他们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来到公司,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设备的娱乐功能玩游戏、上微博等。但是如果说他们带来这些设备只是为了游戏和娱乐,那就错了。根据IDC的调查,员工将个人的电子产品带入企业主要是为了访问企业的应用程序。调查显示,员工在上班时间使用这些设备的前三大应用分别为支付应用、CRM应用以及ERP应用,而不是愤怒的小鸟。

  流言 4: 安卓安全堪忧

  不得不承认,安卓系统是目前遭受恶意软件、广告软件和间谍软件攻击最多的系统。但是市面上也有相应的安全软件帮助用户保护自己的安卓系统。另外还有很多方法帮助用户提高安卓设备的安全性。

  流言 5: 大部分企业没有多余的资源来管理BYOD

  一个常见的流言是说,很多企业都在抵制BYOD,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多余的资源或预算来专门处理这个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查阅的来自多个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大约八成的企业今年开始都设置了专门用来管理消费电子产品的预算和方案,预算金额平均达企业IT预算额的四分之一。

  流言 6: 对消费电子产品进行支持太难

  这种情况我也听说过。但是实际上,企业的高级执行者们和IT专家都认为,实际管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消费电子产品的管理方面,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诸如Virtual Works (由 Citrix 创始人和前任CEO Ed Iacobucci创办)和Good Technology公司都有很不错的产品。

  流言 7: 新生代企业员工推动 BYOD趋势

  另一个流言是说,消费IT产品之所以能如此迅猛的发展并涌入企业,是由于企业为了讨好年青一代的员工而放任他们将自己的数码产品带入公司。然而来自Avanade的调查结果否认了这一观点。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他们公司的BYOD策略是为了吸引年轻员工的加入。而更多的公司则表示,之所以允许BYOD,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增加业务灵活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流言 8: IT部门必须频繁的为数码设备安装补丁

  九成的安全漏洞都是可以修补的,并且修补后很可靠。但是尽管CIO们知道这种情况,IT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没能及时为系统打补丁,或者告知员工应该对他自己的数码设备打补丁。没有安装补丁的设备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关键任务是要让各种设备都安装最新的补丁。好在目前很多消费电子产品都具有自动更新功能,厂商可以及时的对系统进行补丁推送。

  流言 9: 消费电子产品中内置的安全措施可以消除企业对于该类产品的安全担忧

  如果设备无人管理,安全漏洞是迟早会出现的。企业应该时刻留意数据安全和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防止遭到攻击。对企业来说,良好的开端就是要制定一套优秀的管理策略,确保员工自己的数码设备安全无毒,并且确保他们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带有远程删除敏感信息功能,并都设置了强壮的密码。InfoSec Institute公司的安全软件就是针对这些功能而设计的。

  流言 10: 你能够防止你的企业出现 BYOD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员工将自己的数码设备带入公司绝对是无法阻挡的趋势,这是Virtual Works的CEO Ed Iacabucci不久前告诉我的。他说的没错,这场无法阻止的革命就好像上世纪70年代Apple II 和第一款数据表格软件VisiCalc对于IBM主机的冲击一样,是大势所趋。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