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谓是Kubernetes技术元年:开发者开始认识它,技术服务商开始研究它。我们看到,Kubernetes一经出世,就受到了各大巨头及初创公司的青睐,如微软、VMWare、红帽、CoreOS、Mesos等。而作为一家持续关注于创新,致力于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中国企业华为公司,也一直积极拥抱着开源技术。
华为与Kubernetes的渊源
作为最终使用者、开发人员,他们可能只知道Kubernetes就像一匹黑马一样,突然闯入视野;他们也知道Kubernetes是一项开源技术;他们还知道Kubernetes是最优秀的容器编排管理工具;他们更知道利用Kubernetes技术可以解决所面临的容器问题。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华为又与之有着怎样的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3年,谷歌的首席架构师就提出了“要构建一种开源容器管理系统”;而在Google内部,管理着上万节点海量容器的集群管理系统Borg,已经运行了数年。正是由于大量借鉴了Borg的经验,2014年6月,google一开源Kubernetes,便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关注。而华为作为kubernetes最早的采用者之一,也一直积极参与社区贡献。
2015年7月,为了让开源社区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把控Kubernetes未来的发展,以及开发新的软件并让整个容器工具集更加健壮,谷歌与Linux基金会共同宣布而立云计算基金会(CNCF),华为也是CNCF初创成员之一。
2017年10月5日,在Kubernetes社区首届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竞选中,华为从15家候选厂商/组织(共20名候选人)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Kubernetes指导委员会席位。这是中国厂商首次在容器开源领域中获得的技术委员会席位。
Kubernetes缘何看中华为?
中国的技术厂商何其多,而CNCF中也不乏实力雄厚的中国大厂商,如阿里、腾讯、百度都在其中。为何Kubernetes社区独独看中华为?
Kubernetes指导委员会是Kubernetes社区最高技术决策机构,共有13个席位。 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更进一步优化Kubernetes的治理,并带领Kubernetes取得更大的成功。此次第一届指导委员会选举中有6名候选人通过选举产生,7名延续自前期推选的Bootstrap治理委员会成员。
华为是全球首批Kubernetes认证服务提供商,根据CNCF Bitergia Analytics的统计,华为在Kubernetes社区的贡献国内排名第一,全球前五。同时,华为还踊跃地加入了架构、多集群联邦、调度、网络、Auth等10多个Kubernetes特别兴趣小组(SIG),积极探讨制定路线图、确定子域技术方向。此外,华为还参与了资源管理和容器策略等三个工作组的讨论和设计工作。
乐于贡献Kubernetes代码,积极探讨Kubernetes相关技术,引领Kubernetes的发展,这是社区的目的,也是华为努力方向,所有这些都为华为成功获选委员会席位奠定了基础。
华为Kubernetes技术实力体现
在我看来,获得Kubernetes社区技术委员会席位,华为社区代码的贡献量,只是它的加分项;更大的筹码应该是华为在Kubernetes技术上的实力证明。
CNCF基金会提供的云原生技术全景图将服务划分为七类,包括开发与集成、编排与管理、运行时、资源与镜像、云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监控分析。而基于华为一直以来在开源社区积攒的能力与经验积累,全部通过华为云作为平台,向业界客户提供。目前,华为云云原生服务栈已经覆盖了全部PaaS类服务:包括云容器引擎CCE、微服务引擎CSE、应用性能管理APM、Serverless函数服务FunctionStage、应用编排服务AOS、镜像仓库服务SWR、微服务云应用平台、API网关服务、企业级中间件服务DCS/DMS/DDM等。
华为云云容器引擎CCE(Cloud Container Engine )以Kubernetes和Docker为基础,是全球首批通过CNCF的Kubernetes一致性验证的产品。CCE于2016年6月首次出现华为技术实践分享上,那时距离CNCF基金会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在11月,华为云发布了CCE最新版本。全新的CCE新特性支持物理机上部署容器,中间件容器化,以及源自社区的多项Helm模板支持,多项特性领先业界。这足以看出华为对待Kubernetes技术的态度,也能够看出华为云的实践能力。
当时,华为内部企业IT系统规模就已十分庞大,业务遍及全球8个数据中心,服务着17万华为员工。随着规模的愈发庞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资源利用率低,虚拟机增长过快,成本激增;跨区域多DC的部署维护无法拉伸,运维投入巨大;系统重载、应用伸缩周期长;快速迭代难以支撑,业务上线效率低。在2015年底,CCE在华为内部IT生产环境中使用,据悉这一系统上线后,在华为内部实现了自动化部署,使得资源利用率提升3-4倍;还实现端到端分钟级的自助在线环境获取、自动弹性伸缩,大幅加速了应用上线的时间。CCE的出现支持了华为内部IT系统多项业务从传统SOA架构向容器为中心的微服务架构的平滑演进。
实践过后,在2016年8月的北美LinuxCon大会上,华为发布了CCE 1.0版本,正式开启了Kubernetes技术的商用之旅。CCE为企业应用提供了快速打包、秒级部署、自动化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并面向企业市场提供了大规模集群管理、高性能并发部署、企业级用户安全等关键竞争力。CCE的更新主要是跟着K8S社区版本,三个月更新一次,目前的版本是1.7,而1.8版本也即将推出。
最初,利用Kubernetes技术,华为主要中用于改造改造华为电信级和企业级内部业务,因此,那时,华为也主要聚焦于对Kubernetes调度的贡献方面;时至今日,华为云的CCE更多在于Kubernetes集群的自动化配置、部署上线的整个流程,更专注于满足现代企业对容器的需求。CCE也支持多种异构资源,包括虚机、X86裸金属和ARM服务器等,以弥补社区原生工具不支持管理面HA、多集群管理的缺点,同时也满足了对公有云复杂和大规模场景的支持。另外,CCE结合客户应用场景,提供一站式DevOps、灵活自动弹性伸缩、丰富的应用调度特性等。
结语
成功获得Kubernetes社区首届指导委员会席位,意味着华为在Kubernetes社区的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也体现了社区对华为在容器开源领域长期贡献的高度认可。随着华为在开源业界的经验与能力逐步通过华为云向用户开放,商用的PaaS化产品也将为更多用户带来云端业务创新的更好体验。也许,社区的肯定,只是华为在Kubernetes技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更大的成功将来自于更多最终用户的认可。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企业数字化转型:容器需纳入到发展路线图
容器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尝试实现数字化转型,但是这样做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专家Christopher Tozzi在这里与我们分享了需要询问的正确问题。
-
收购Codenvy:红帽认为容器技术未来将继续呈碾压之势
红帽将其基于云的集成环境OpenShift.io与收购的Codenvy进行了集成。Codenvy就一家云原生工作空间管理工具制造商。
-
Docker植根中国:镜像服务更快、更稳定
Docker容器一经出现,就因其可移植性、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而为大量开发人员所喜爱。我们也看到,在经过几年 […]
-
华为:构建城市云服务,加速推进云产业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且城市云服务更是因为贴近用户实际需求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