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博弈游戏里,游戏规则是评定胜负的重要参数。规则规定了博弈空间的边界,以及游戏参与者的行为准则。无论参加游戏的人多么强大,如果不符合游戏规则,也会被无情的淘汰。这个规则就是标准,游戏标准的制定方在游戏的过程中,无疑将占有巨大的优势,必要的时候,规则的制定者有可能修改规则。
在PC时代、互联网时代,标准全部由国外制定,中国只能被动地参与博弈,因此在软硬件发展方面和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软件方面,国内的工程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不断出现的由国外技术人员推出的新方法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实际上是国外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他们原有老规则的修订,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云计算时代的竞争更加残酷,因此中国必须要成为云计算博弈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商业竞争,同时也将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一、云计算的特点
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明确的概念之上的,云计算标准的制定也不例外,首先需要给出云计算的定义。
目前的云计算没有统一的定义,从网上资料显示,大概有上百种定义,其中决大多数由国外企业、研究机构或者技术人员提出。国内也出现了少量定义。
本文采用的云计算定义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通过和哲学、经济学、东方文化、数学、软件开发以及云计算研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必要的大量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体系建立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中心。
该定义和其它绝大多数定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把云计算划分为两个层面来处理,一是传统层面,即软件,硬件,网络,这部分属于传统的技术范畴;二是连接庞大传统设备和功能软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混沌空间,同时这个空间也是可以无限扩充的。
按照这个定义,从表面上看,云计算产品和传统产品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在我们可见的范围内,看到的还是网站、应用软件系统(如CRM、人力资源管理)等。但是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云计算产品是把传统产品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庞大的区域里进行重复使用,并且按照某种有序的管理机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的运行是无序的。由此可见,云计算必须包含庞大的构成成员,必须有庞大的服务使用者。只有当这些庞大的不同个体独立无序运行的时候,才会形成混沌效应,使得云计算体系通过内部调整实现动态平衡。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云计算=(硬件+软件+网络)*应用服务。在这个公式里,第二部分的应用服务和第一部分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而第一部分尽管也很复杂,但是作为一个存在的实体,是具有确定性的。
二、为什么现在就开始云计算标准的制定
以前的标准大部分是针对成熟的产品或者技术方法来制定的,而且很多国际标准属于事实标准。由政府部门或者研究机构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的标准基本上是得不到推广的,也很难在市场中被企业所采纳。当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权力机构实行强制使用的情况例外。
那么云计算为什么要在一切还没有搞明白的时候,就开始制定标准了?这是由云计算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云计算除了传统的技术层面的标准之外,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或许属于哲学层面的标准。实际上这是一个混沌状态的标准,是不可能根据存在的事实来获得标准,而是先制定出标准,也就是游戏规则,然后才会出现存在的事实。比如“蝴蝶效应”的发生是因为满足混沌状态的游戏规则,假如不是这样,按照局部的流体动力学原理,如此小的扰动怎么会导致千里之外的大灾难?
云计算本身不是计算,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是方法论,因此在一个很大的尺度里,众多的组成成员处于混沌状态,其标准不会是具有明确含义的技术标准,而是属于混沌状态的服务执行标准,是游戏的行为准则。而具体的技术标准又回到了传统技术标准的制定范围。比如生物界,生物生存的规则只是一个范围和行为策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理。大象不能吃动物,但是并没有规定大象必须吃那种植物,如何获得所需要的食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云计算的标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技术标准,二是云计算服务标准。服务标准作为未来云计算的游戏规则,是需要提前制定的,这样可以引导云计算产品的开发,更加明确云计算产品的开发目的,有利于正确选择云计算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
三、国外云计算标准制定现状
国际IT巨头很关心云计算标准的制定,从云计算提出开始,他们就开始研究云计算标准了。
2009年1月,云计算标准制定组织Open Cloud Consortium (OCC)正式成立,OCC组织的成员包括伊利诺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传讯及信息科技研究院和一些厂商,如思科、VMware等。OCC希望面向基于云的技术提供对开源软件配置的支持,开发不同类型支持云计算的软件之间可以进行互操作的标准和界面。
2009年3月,由IBM发起并联合美国众多厂家发布《云计算宣言》(The Open Cloud Manifesto)。该宣言签署的厂商包括了IBM、AMD、EMC、Sun、SAP、VMWare等在业内知名的芯片、存储、虚拟化、软件等厂商。
韩国ITU-T在2010年2月ITU-TTSAG会议上新设立了2个FG标准组,目标是进行云计算领域和智能电网领域国际化标准的研发。4月30日,通过各国协商,已确定了最终活动内容。本次设立的FG标准组将在一年时间内针对云计算和智能电网的概念、术语、需求、新标准化项目进行研发。韩国ITU研究委员会评价道,韩国将主导体现新一代通信网和绿色ICT核心等主要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研究。
201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了一个新组织,主要负责制定云计算标准。新成立的小组被称为“云计算专项工作组”,旨在达成一个“全球性生态系统”,确保各个系统之间安全地交换信息。工作组将评估当前的各项标准,将来会推出新的标准。
四、中国的机会
云计算的出现给了中国在标准制定上的机会,在传统的IT技术领域,中国和世界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属于旁观者,没有话语权。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公司或者机构把精力放在云计算技术标准的制定上面。从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上也可以看出“还原论”和“整体论”的差异。基于还原论的定义把注意点集中在具体的构成单元上。
1、维基百科的定义
云计算(英文:Cloud computing,台湾译作云端运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由于资源是在互联网上,而在电脑流程图中,互联网常以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类比为云,“云”同时也是对底层基础设施的一种抽象概念。
云计算的资源是动态易扩展而且虚拟化的,通过互联网提供。终端用户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来得到相应的服务。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服务通常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数据中心。
2、IBM的定义
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它可以更巧妙地使用计算资源,从而更智能地处理大量数据。业务或客户服务以一种简化的方式交付,拥有无限的规模、 出众的质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可以促进快速创新和高效决策制定。
云计算是一种可能经济有效的模型,提供了流程、应用程序和服务,同时使 IT 管理更轻松,能更快响应业务需求。这些服务(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等一切必要服务)以一种简化的方式——“随需应变”来交付和落实,无需考虑用户 所在地和所用设备类型。
3、微软的定义
在微软CEO峰会上,鲍尔默对云计算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讨论的云计算到底为何物?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理解云计算的最好方法就是,这是一种工作环 境,我们科技行业和所有的IT员工都将为公司服务的一种工作环境。我们要用这种方式来最好地服务于当前的PC、电话、电视、互联网和企业数据库业务。这是 一个机遇。在观众当中,有一位CEO是微软的商业伙伴,他叫伯纳德·查勒特(Bernhard Charlet)。查勒特的公司负责为产品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编写软件。他曾经说,看看,我们有一项伟大的业务。世界上最重要的产品当中,有很 多要依据我们的软件来规划和管理。有了云计算之后,我们为客户部署软件、供应商与卖方共享产品设计信息的方式就更为快捷、成本更低,也更加灵活。这是改变 工作方式的一个绝佳机遇,我们正在利用这项从多个领域衍生出来的理念。
4、VMware的定义
VMware vCloud 提供了单一平台,使您可以在需要时随时随地运行、管理和保护您的应用程序。通过 VMware 广泛的领先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体系,您可以获得从按需、按服务付费的基础架构一直到企业级、可用于生产环境的各种 VMware Virtualized™ 服务。
从上面的定义基本上可以看出国外公司对云计算标准的制定方向仍然停留在技术标准上。在传统的技术标准制定上中国目前没有优势,但是在未来的云计算服务标准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
1、传统文化的优势。云计算服务标准的制定需要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范围内,采用整体、动态变化、不确定性的方式来考虑,这种要求采用西方的逻辑推论方法是很难获得的。
2、人才优势。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庞大的软件人才,这些技术人员可以很快利用开源软件搭建出云计算产品中的应用服务功能,从而快速获得大量的服务模块。
3、庞大、完整的云计算测试场所。中国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无论是服务的数量或者是使用服务的用户数量,都可以满足构成云计算博弈空间的要求。因此本身就可以完成对云计算各项指标的测试。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