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联云是中国云计算的最好切入点

日期: 2010-04-1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自2006年开始,云计算在美国市场爆发,2010年云计算成为全球的热点和主流。当今云计算炒作成分甚高,学术界对此态度较冷,而商业界相对热情。纵观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Power-All Networks总裁Steve Hui表示,2010~2011年可以说是云联云的快速发展之年。在这场云计算的战争中,中国若想成为后起之秀,就必须目标明确,方能实现事半功倍。

  那什么是云联云?从根本上讲,互联网作为从物理中分离而得以实现的虚拟架构,一直以来被称为巨云,而云计算是互联网(或云)上的虚拟分布网络计算。但云计算不包括孤岛云(未与其它IDC连接的单一IDC云),云计算必须通过单一节点(本地云)与同类节点(云联云) 及异构式节点( 互联云) 间互联实现。而且,它也不依赖于基层硬件产品实施,因此,云计算能否实现商用性,关键取决于虚拟机是否具有云、云联云、互联云计算的能力。

  云联云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因为它满足了成功所需的六个条件。

  云的基因化定义

  云计算的定义仅局限功能与特性的描述,尚未明确根本性定义。

  Internet一直以来被称为大云,云计算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一种计算能力。同时Internet是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在Internet上的浏览器也可互联互通。云计算便是建立在这种互联网之上的计算。然而为什么云计算却无法达到互联互通的计算能力?目前这些孤立的、不兼容的云能否满足日后需求?就发展趋势来看,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孤岛云绝不会长久存在。

  当今的互联网有两层,每层拥有不同的基因元素。如第一层基因元素为路由器、网点,基因协议为TCP/IP;第二层独特组件为URL,基因协议为HTTP;只要用户遵守互联网规则,便可用自己的PC,通过不同的设计与方案,在接入后实现互联互通,无须认知其他用户。Internet的定义不是其特性与功能的描述,而是根据它的DNA元素定位,达到全球互联互通。

  云计算的基因定义,正如其字面意思,非常简单。即建立在互联网架构及其元素之上从而采用虚拟化架构为基础的互计互算、互联互通的计算网络。

  今天的互联网不具备计算基因,只有数据的路由(路由器、网点、TCP/IP)。若达到上述云定义功能,需要在现有互联网上架构一个计算层。Power-All Networks已将此技术公之于众。

  云计算的颠覆性价值

  云计算、云联云计算被认为是近十年最具颠覆性技术,那么颠覆性技术必定要产生颠覆性的价值。

  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一直锁定为“云”,因为没有基因层定义,便出现了很多“旧酒新瓶”的现象。采用以前的技术或软件,加以包装,再以云计算的身份出现。并且多数以卖产品为主,那么怎样才能体现颠覆性价值?

  正如云的基因定义,云计算是以Internet架构为基础,以虚拟化基建为基本计算元素,再结合Internet及WWW的基本元素,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互计互算的网格计算。Internet网络对于终端PC没有品牌要求、没有产品销售,通过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创造了网络颠覆性价值。而建立在此架构之上的云计算,只有达到了同样的互联互通,才能创造计算网络的颠覆性价值。

  前车可鉴, 认清成败

  “按需收费、即时扩展”不是IT的新特性。十多年前的ASP模型,为什么不成功?多年前的网格计算为什么不能普遍流行?最近的效用计算为什么雷声大雨点小?ASP、网格计算、效用计算的描述性的定义是不是与云计算普遍的定义有相同之处?只有认清前因后果才能指出正确的前进路线。

  认清何为兼容

  关于云计算, 目前普遍在谈论的是API的兼容问题。在没有Internet前,应用API网关或API桥接是最常用的方法。

  互联网协议的兼容是OSI网络模型与各层的兼容,而不单单是应用层兼容。要真正达到云联云的互联互通、互计互算首先要实现各协议层的兼容。例如,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许多应用软件转变为中间件,与操作系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利用API接口或网关把应用软件从一个云传送到另一个云,可进行数据与应用程序的传送,却无法在接收云内执行程序。如果接收云内没有运行中间件,或运行着不同的中间插件,则两个云间只能传送程序与数据,而达不到互计互算的目标。

  应用层程序接口网关或桥接只能与少数供应商实现兼容,一旦其中一方API网关或桥接改变,则API所有成员也随之改变。而无法达到全球互联互通、互计互算。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API应用层的兼容,而是协议层的兼容。应用层API的兼容跟全面性协议层的兼容有极大的区别。在互联网上实现互联互通、互计互算首先要在协议层上(由底层至顶层)实现全面性兼容。实现这一基本概念后,才具备了超前登峰的最基本条件。

  SaaS软件只有成为互联SaaS,才能发挥更大效应

  今天软件公司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SaaS软件,然而当今云还未实现全部兼容情况下,若想做SaaS软件需要了解在哪个云或哪个操作系统上运作,并向云厂商及操作系统厂商询问提供哪些可供兼容的中间软件,一个软件云对于多个云来说,可以拥有多个版本。

  如果云是颠覆性技术,如果以目前这种SaaS兼容情况,又怎能发挥其市场爆炸力?所以云联云计算是急需实现的必经之路。当今的SaaS及软件公司应尽快走向互联SaaS,才能发挥爆炸性的市场效果。

  解决云安全是“治本”的问题

  云计算、云联云计算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云是架构在Internet之上的计算。Internet是一种Best Effort服务模式,其基因层不具备安全保护元素,理由如下:

  (1)Internet的地址是随机获取的,单单获得IP地址不能像电话那样快速找到元凶。这是Internet具有的一个天生缺陷。

  (2)Internet只有一个网,其中IP包中包头含有控制资料,包内有数据,即拿到IP包便能掌握内容。现在的语音电信都设有两个网络,包括数据(数据语音)网与控制网,两网相对分开。

  (3)Internet的协议是基于良好公民的行为之上。例如,普通用户以此来传送信息,A方用协议提出传送,B方回答可以,请A方回复即可。一些黑客或心术不正之人则拒绝回复,随即发来上万个传送请求而导致B方处于瘫痪状态,这便是DOS或DDOS。

  (4)目前的防侵防病在架构上是一种后知后觉、治标不治本。

  同时,Steve Hui提出两个建议方案

      (1)云计算与云联云计算是架构在WWW层或Internet层之上的计算。自然便承接了下层的这种先天不足。在云联云的架构上解决的问题应治本不治标。架构于WWW(第二层)及Internet(第一层)之上的云联云,应将此架构设为具备三个独立网络虚拟层,包括:数据网、控制网及动态加密网。其中数据网、控制网与动态加密网的加密方法截然不同。这种“治本”的做法将会大幅度降低安全问题。

      (2)云计算、云联云计算是网络计算。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已建立OSI 1~4层,各层用的加密方法与保护密钥不尽相同。目前云计算有没有明确的分层?每层是否有不同的加密?其答案是,没有!原子弹爆炸原理是先发生核聚变,再产生大爆炸。如要体现云、云联云计算颠覆性的价值,首先要弥补这种先天不足,在最短时间内创造爆炸性价值,使中国这位后起之秀,提前登峰造极。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