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云计算带来的机遇

日期: 2012-07-3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中国经济时报:激烈竞争促使很多厂商面临转型,转型时需注意什么?

  李强:目前看来,IBM转型比较成功,紧随其后的是惠普、戴尔这类公司。就国内而言,企业都还在探索阶段。以宝德举例,以硬件服务器起家,后加入存储、软件等众多部门,现在成为一个多元化公司。这是一个进化案例。对云计算,我们设定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针对设备厂商,作为云计算基础服务的设备提供商,提供服务器和存储;第二阶段针对客户的私有云提供私有云解决方案,为此需结合整个云计算产业上下游的一些资源一起合作;第三个阶段针对客户的公有云应用,提供公有云解决方案;第四个阶段,逐步专攻云服务运营商。在我看来,转型时最主要是做好规划,想好分几个阶段来走,因为从一阶段跨到另一个,会有很大难度。

  中国经济时报:行业云云计算中的热点,对于行业云的竞争,以前只是产品的比拼,现在扩展到了整个云领域,你怎样看?

  李强:这种比拼主要是几点:硬件方面是否标准化;公司的整体实力,包括供货能力、售货服务能力等;最重要的价格和每家的商务情况。而现在云计算已经是一个集成产业,它是一个大项目的信用集成,各玩家需要整体的前期规划、产品的提供能力、项目的实施能力和后续服务能力。客户不会单纯考虑单个产品的价格,而会整体考虑应用的价值。也就是说把产品集成在一起,用云计算的方式,最终交给客户,客户才会看到整体能实现什么,能带来多大价值。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芯片等硬件,中国厂商很多致力于自主研发,现在是否比较成熟?

  李强:据我了解,中国有三芯:龙芯、飞腾和雷达。从产业规划和国家布局来说,这三家都在积极推动行业的发展,但是若想真正想达可绝对替代国外的一些品牌的产品,如英特尔、MD,则还需要一段时间。以龙芯举例,其产品基本能够完成优化计算,但想赶上英特尔的产品,还需更高更稳定的计算能力,估计此类产品目前还在研发测试的阶段。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在服务器领域,大部分是惠普等洋品牌更为强势,相对于此类成名已久的品牌,中国厂商有何优势?

  李强:以宝德举例。其优势还是自主创新,做民族产品,用“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理念做市场运营。相比惠普等大企业,在品牌拉动力方面多数中国厂商都相对弱一些。中国厂商应当在很多方面加强品牌宣传,如在各种会议上、大众化宣传上应当有所作为。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云计算的发展对服务器厂商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所谓的机遇就是这种开放的平台对硬件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每家都可参与;挑战则指针对硬件厂商要求会更严格,如性价比,也就是说利润会降低,我预计,以后会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去卖硬件。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