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数据管理:混合云数据平台

日期: 2013-10-30 作者:张培颖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混合云服务

混合云服务自去年以来成为热点词汇,现在在采用云计算的企业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混合云的部分,只是有些企业对自己目前的现状并非完全掌握。虽然支持混合云的关键技术仍旧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好处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公有云频发的事故动摇了数据存储管理员们对公有云的信心。为了缓解这种风险,一些企业现在正在考虑可能的替代战略,其中就包括了混合云,这种模式能够确保存储和相关应用分别部署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中。真正的混合云存储将横跨公有云和私有云,并可根据用户的特定应用程序和服务等级需求进行优化。

混合云为用户带来的好处与公有云存储部署类似,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自动扩展或者收缩。但是很多企业对于投身云存储仍旧犹豫不决,主要是由于对于持久的数据恢复的前景堪忧,同时认为同存储厂商交互存在困难。

Data ONTAP

主要的存储、系统和虚拟化厂商都在致力于混合云战略和路线图的制定,以便于能够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近日,NetApp描绘了自己的混合云战略蓝图,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无缝数据管理,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之间能够实现动态迁移。NetApp联合自己的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集群模式Data ONTAP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迁移到混合云架构。

Data ONTAP可跨越所有云资源提供存储和数据管理。集群模式Data ONTAP除了在NetApp产品上应用意外,还可以在第三方硬件上使用。此外,还可以作为商用磁盘驱动器的虚拟存储设备。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超过175家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基于Data ONTAP的云服务,包括AT&T、亚马逊、新加坡电信,澳洲电信,总共有300多项不同的服务,而且支持所有主要云操作环境、虚拟化框架、应用程序部署模式和云管理解决方案。Data ONTAP也可以采用允许Amazon EC2计算实例直接使用的部署方式,还可以充当虚拟存储设备在应用程序主机上的虚拟机中运行。

未来,NetApp还将与各个关键领域的领导性供应商的集成,包括扩大对OpenStack的支持。 NetApp亚太区技术经理游庆洪表示:“NetApp开放式的API集成只需几分钟即可执行跨应用程序、虚拟机管理程序、计算、网络和存储流程。”

NetApp亚太区总经理游庆洪

NetApp亚太区总经理游庆洪

云数据迁移

从一个云平台往另一个云平台迁移数据面临很多挑战。访问享有的数据存储配置,并过滤出哪些数据转移到云端。但是要注意,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读写负载、迁移的数据量以及网络延迟问题等等。但是在密集计算环境中,如果出现峰值工作负载,那么在云间转移数据和工作负载就便得非常有必要。

云数据迁移愿景

云数据迁移愿景

游庆洪表示Data ONTAP数据平台应用了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不同云资源的动态数据可移动性技术。他说:“通过NetApp的通用数据容器,企业能够在多云环境中的Data ONTAP实例之间移动数据和工作负载。”而且此解决方案具备多协议能够与任何环境互联互通。

通过在企业数据中心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复制数据,Data ONTAP能有效支持灾难恢复服务。在灾难恢复场景中,游庆洪表示仍可提供相同的存储效率服务、数据库克隆、快照以及应用程序集成,进而使运行模式在内部或云环境中保持不变。此外,该数据平台能够在数据移动过程中提供类似虚拟机格式自动转换的服务。

据了解,NetApp的客户可以在一天内做一个集群存储,节点可以从4个节点逐渐扩充到32个节点,而且整个扩充过程里面不中断服务。同样,比如客户在数据中心里面有很多数据,需要迁移到另外一个数据中心,可以将这两个数据中心基于一个集群平台,且整个过程同样是无中断。

游庆洪解释道:“我们希望Data ONTAP作为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各个不同的平台上面,像公有云、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平台或者像私有云平台之间,我们希望做到让数据在不同的平台上面自由的流动,这是我们的愿景。”

混合云存储建议

混合云模式仍在不断发展中,但是可以把混合云看做云市场中的一支稳定力量,它同时拥有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随着企业对于云计算需求的不断上升,混合云将有效地解决中型和企业级用户的需求问题。

企业在与任何一个云提供商的服务签订合同之前,要考虑到混合云存储的属性,比如虚拟设备、物理设备、高可用性和云提供商兼容性等等。要理清围绕这些因素的各个细节,以及可能还会需要哪些额外的存储服务。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列出要咨询的问题以及步骤,要考虑到这项采购对于业务影响,对于服务水平协议(SLA)、恢复点目标(RPO)、恢复时间目标(RTO)以及投入产出比(ROI)要能够问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有效的决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张培颖
张培颖

云计算网站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