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高管:混合云正在悄悄接近?

日期: 2013-10-23 作者:Beth Pariseau翻译:张培颖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IT术语“混合云”很美好,同时厂商也也将其标榜为新的战略,而实际上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但却浑然不知,因此导致了一些安全问题。

Saar Gillai是惠普融合云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主要负责惠普的整体云战略。此前,Gillai是惠普云网络部门的副总裁兼总经理,曾经供职于3Com,担任高级副总裁,该公司于2009年被惠普收购。

在SearchCloudComputing的此次访谈中,Gillai混合云战略的发展,设计到企业混合云、OpenStack和亚马逊Web服务(AWS)应用程序接口(API),以及惠普自己的云服务方法。

TechTarget中国:您如何看待未来三到五年云计算市场的发展?

Saar Gillai:很明显,我们看到的最大的趋势就是人们现在开始了解现在是一个混合云的世界。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混合的。即便你使用公有云,如果以某种方式同你运行的私有应用连接,这就是混合环境。在很多时候,企业正在运行混合云,而实际上却并不知晓,这样就会导致问题,因为他们处在安全的边界且无法知道自身的处境。

现在你在私有云和公有云系统中所拥有的就是,人们将相关的系统放在公有云中,而且大多数系统记录仍旧在私有云中或者传统IT中。他们必须将这些相关的系统和系统记录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但是他们所实现的方式并没有经过一些治理的方法就实现了。

虽然,他们觉得一切都很好,而且数据很安全,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一旦他们意识到实际的问题,就会知道自己的数据安全策略多糟糕,这也改变了人们看待新鲜事物的看法。

TechTarget中国:现在的市场现状和真正的实现混合云之间的障碍是什么?

Gillai:现在总体而言,人们还在同公有云或者私有云部署模型关联,因此大多数的解决方案中,还不能轻易在不同的部署模型之间转移工作负载。但是这些都是细节,有人应该能够说‘我想在下一个工作负载上利用云,’而且随后应该能够基于自己的需求构建一个解决方案。应该能够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的需求改变自己的部署模型。

我们还没达到这种水平,因为大多数的解决方案都有很具体的部署模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是OpenStack最大的支持者和贡献者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相信最终随着云的成熟,会有一个开源解决方案让人们趋之若鹜,不仅是因为成本,更是因为生态环境支持。

TechTarget中国:谈到OpenStack,惠普在OpenStack使用AWS API上是什么立场?

Gillai:我们预期提供灵活的API;在AWS中这样做也很有意义。这样做很好,但是我觉得没必要复制他们所做的一切。API需要的就是基于生态系统,而不是某个厂商。

比如,我们正在做Heat,进行OpenStack中的模板编制,基于一些AWS中CloudFormation的一些东西进行,但是相比较是一种更先进的功能。在AWS中和其他地方也做了一些很好的事情,我们对于最佳实践的采用不用怀疑,但是我不觉得开放生态系统应该和单一项目或者实现对齐。我觉得长期而言并不好。

TechTarget中国:不同于OpenStack的双边方法,惠普如何向客户促进混合云模型?

Gillai: OpenStack仅仅是一个基础。你还要拥有我们所说的融合管理和安全。你必须在OpenStack纸上有基础架构,这个基础架构将跨越所有部署模型,从传统IT到公有云和混合云。

TechTarget中国:惠普一月份宣城计划改善其公有云服务水平协议(SLA)。是否已经实现?如果实现了的话,云计算SLA有哪些改变?

Gillai: 我并没有具体的细节,但是我觉得人们过分强调SLA。真正重要的是业务连续性。对于客户而言,如果SLA说你可以在一周内有数个小时的宕机,这对于他们也没什么帮助。

TechTarget中国:惠普的产品在云端的业务连续性如何?

Gillai:再次重申,如果我们回顾我们的架构,仅仅就我们的OpenStack产品而言,我们现在正在转向私有云,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实际上已经在我们的公有云上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因此在我们谈论提供某种技术时,是基于某种尝试和测试的解决方案。惠普在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核心业务系统上也有着广泛的经验,我们有很多功能,并且能够确保这些功能成为惠普云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TechTarget中国:是否有惠普业务连续性的服务?对于那些选择了惠普云的客户是否有灾难恢复选择?

Gillai:我们正在致力于各种灾难恢复产品。这些都还尚在发展中。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张培颖
张培颖

云计算网站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