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具体存储需求,AWS t2.nano可以凭三年的专属实例合同在价格肉搏战上打败所有竞争对手。
AWS在推出了t2.nano的实例,并很可能以托管微服务以及其他轻量级的企业工作负载为主攻市场。
这种实例,在亚马逊10月召开的年度re:Invent用户大会上首度揭露,将配备512MB的内存和一个虚拟CPU,现在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地区以大概每小时0.0065美金的费率提供。一个月的AWS t2.nano的按需使用花费是4.75美金。
根据AWS的博客所述,如果再加上一个8GB的弹性块存储的固态硬盘(SSD)会增加0.80美金的成本;2GB的数据传输花费是每月0.09美金,一个Route 53的域加25,000次的查询,每月增加0.51美金,总计下来运行AWS t2.nano的按需版本是每月6.15美金。
AWS t2.nano可以运行较小的工作负载,如低流量的网页、测试和开发或教学应用,以及为那些不想要走Docker路线的用户提供了席卷软件开发界的微服务的支持。
“容器最适合用于托管平台,可以让别人进来并做些事情,”比如当应用开发员需要协作的状况,451 Research的分析师Carl Brooks说道。“不是每个微服务的工作负载都需要被容器化。”
云服务究竟能有多小多平价?
在AWS t2.nano加入之前,市场上已有类似规模和价格的一些其他产品,最接近的匹配是谷歌云平台的f1-micro以及DigitalOcean的最小实例,即所谓的droplet。
“当你分析一个DigitalOcean的客户时,你通常会发现他们是使用一个或两个droplet的小型企业;相比之下,如果你观察AWS的用户,大多数采用nano的人则会提供微服务或轻量级企业工作负载之类的东西,”Gartner的研究副总裁Lydia Leong说道。“未来亚马逊也将会有一些小企业作为客户,但我的猜测是,你会看到他们的客户将多半是更大的企业管理着一整军团的t2.nano。”
谷歌的f1-micro以每小时0.006美金的标准价格稍微比亚马逊便宜了一些,而且如果持续使用的话,可以降至每小时0.0056美金的价格。F1-micro还提供略多一点的内存,大约600MB。
DigitalOcean最小的服务器实例起价于每月5美金,并配有512 MB内存和1个虚拟CPU,跟AWS t2.nano相同。它每小时的计算价格则略高,是0.007美金一个小时,但它还配备了20GB的SSD硬盘和1TB的网络传输流量,AWS同样配置的复合成本将会高很多。例如,在弹性块存储里使用20GB的SSD通用磁盘将花费每月2.40美金,又例如,使用了等量的SSD存储则需要在AWS t2.nano的总价上再增加1.60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包含在DigitalOcean产品中的存储也比谷歌的存储定价实惠;谷歌云平台上20GB的持续固态硬盘为0.17美金每GB,每月则将花费3.40美金。
于此同时,微软的Azure,则不提供低于750 MB内存的实例;他们的A0实例,自带了20GB的存储空间,售价为每小时0.018美金,在美国中部地区的价格相当于每月约13美金。
AWS t2.nano还通过提供可爆发的CPU性能来表现他们同竞争对手的个性化差异,通过积攒CPU积分,这些微小的实例可以爆发到完整的CPU性能。在三年专属实例的合同下,假设你选择了8GB的SSD存储,t2.nano可以在总价上打败所有的对手,包括2GB的数据传输,以及一个Route 53域加25000次查询-才只需要每月3.51美金。
无论如何,在成本方面,这些小型服务器产品之间的差异在企业计算的预算规模中微乎其微——每家都提供了一个进入云端的最低价格。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云计算支持数据微服务—也适用于内部部署系统
云架构即将进入数据中心,这应该不会太令人吃惊。即使它们困在企业内部,随着数据微服务的发展,现在的企业架构师也会 […]
-
数字化转型:如何更好地利用API和微服务
API,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访问其它应用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无需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细节;简单地说,API就是实现应用与应用连接的一种隐形的桥梁。
-
为什么2017年是软件开发改革的一年
云和移动应用开发正在经历严峻的变化。你可以感谢——或者责备,那些帮助普通公民完成应用开发的工具。接下来有什么趋势?
-
容器与微服务要“联姻” 你对它们够了解吗?
在虚拟化和云计算领域,容器大概是发展最快、最广为令人兴奋的技术了,微服务则紧随其后。如果把这两大技术结合起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