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平台的出现让IT部门看到了将IT应用化繁为简的曙光。但在现阶段,云计算平台仍存在某些技术层面的不足,云计算平台与企业内部IT平台的协同成为企业步向云端的一个合理选择。
从2008年起,以“云”概念为体系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成为众多主流IT厂商的新宠,作为“网格计算”、“虚拟化”、“平台即服务”(PaaS)、“IT基础外包”等多种技术、服务理念的集大成者,云计算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而言,云计算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以往不确定性的IT投资不同,云提供商一般采用类似自来水收费的服务方式,计算资源按照SLA(服务水平协议)和数量收费。
“云”化繁为简
云计算或者各式各样的云技术为什么这么“热”?它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认为,对企业的IT部门而言,现阶段他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实在太多,为了减轻自身压力,SOA、服务外包、软件外包让其中的部分压力有所减轻,但业务部门那已经被“惯坏的”的、无底洞式的新需求,以及高频率的需求变更足以让IT部门不堪重负。
日复一日,维持IT基础环境的健康状况让IT部门透支了所有的人力与物力。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目前复杂应用状况的技术,而当企业把这些基础环境的工作交给云计算平台所带来的最直接收益就是,甩掉很多麻烦。具体来说,云计算平台的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IT成本变得透明而且被精确量化。IT经理可以拿着Amazon S3的收款单跟货物流通部门说,今年为了GPS与移动地理信息支持,我们使用了多少TB的数据,需要缴纳多少费用。
■IT部门的服务不再是无底洞式的更快、更高、更强,而是基于SLA协商的。即便不能达到SLA的要求,也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到底因为哪个IT资产的运行故障导致SLA无法达成。
■基于云计算平台,理论上可以把地震、火山、洪水、台风这些保险公司都不经常承保的内容忽略掉。因为即便企业的一个数据中心受损,只要云服务提供商的那片云彩还在,企业可以很快地恢复云中的内容,并在异地快速建立新的数据中心平台。这些工作此前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复制软件配合日夜不停歇的后台任务实现的。
■“老”设备管理不再担心。随着多核多芯体系的发展,服务器大致3年就一代,5年一淘汰。在这样的技术发展背景下,一方面企业的IT投资越来越慎重,另一方面新设备不能上马逐步制约了IT体系的计算吞吐能力。采用云运营商就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哪怕企业的数据物理上被保存在浙江一个80386的PC磁盘上,但北京的企业仍然可以在SLA协议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内获得这些数据。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企业软件还能为企业的商业过程插上翅膀。点击手机,销售人员就可以获得企业部署在云端的各种服务化软件,而这些软件及数据之前也许他根本没有用到过,或者他手边的版本已经很旧了。
“云”的遐思
美国军队的最新战略设想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有关“云”应用的启发。一名身处前线的士兵锁定一个目标,他无须呼叫自己的连队(进而一级级联系到某个基地),而是在单兵系统中确定自己可以命令导弹定点攻击的功能。接着从天空、海洋、陆地,甚至是更意想不到的地方就可以飞来一枚导弹。几分钟后,该士兵的分布式计算请求即会得到满足。至于这枚导弹姓“陆”,姓“海”,还是姓“空”?这名士兵无须知道,而其间涉及多少个互联网平台、内部平台他也无需知道。
虽然上面所描述的作战调度过程与我们日常处理的OLTP交易相差很大,但这个设想却可以与云计算平台有机地联系起来。未来企业应用可以将部分不可预期的基础部分交给云计算平台完成,同时将其作为“随时随地”移动中用户的接入终端。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也依据服务化理念进行梳理和抽象。这样一来,当用户需要信息以及管理这些信息的软件时,仅需要凭借手边可以获得的设备就能完成相应的业务流转及信息处理。
“云”的协同
那么,为什么通常业内不能采用单纯的云方案,将企业所有IT完全托管到云呢?虽然理论上,部分小型企业可以这么做,但对于中型以上的企业而言,成本和效率是制肘的关键因素。在现阶段审视云服务,其目前存在的缺陷或问题包括:
■缓存信息的处理容易被忽视。
一般来说,需要调动最大计算量处理的内容,往往也是企业最多人关心的内容,这是似乎成为了一个规律。例如,企业的年报、整个行业的汇总数据等。对云计算平台而言,除非客户的云程序包专门设计了结果缓存机制,否则每当有新的用户请求时,企业都需要为昂贵的“重算”过程而付费。
同时,常规应用中,我们经常会将最近使用的一些信息暂时保存在内存中,以便下次调用时快速提取。但面对云计算平台,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做这样的假设。因为设备、信息等资产的虚拟云分布,云服务商基本上并不会按照您业务上的需求,定制专门的寻址及提取路由支持。用户每次调用的结果基本上都是“新鲜”计算的结果。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一直难于回避。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需要的软件包在云上,数据也在云上,无异于将自己的IT资产“赤裸裸”地呈现在云服务商面前。且不说传统意义上各种颜色的“X客”,以及木马、病毒这些“常规威胁”,即便在企业接受各种调查的过程中,难保不被云运营商出卖。毕竟请云运营商协助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风险实在太高。
尤其是面临经济危机的当口,某些大型IT公司都难保过冬,一旦发生类似情况轻则中断企业业务,重则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使用云计算平台还需借助各种安全机制。笔者认为,从安全厂商对“云”的热捧上也可以看出端倪,使用云计算平台的成本远不止打开水龙头所需要支付的水费,还必须考虑滤水器的费用等。
■时效成本也是问题。
以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在一系列缜密的计算之后,对外发布服务反馈。但全部采用云计算平台后,每一个调用可能都是完全分离的松散调用。例如,企业的程序是外包给爱尔兰的公司开发并提交的,数据从上海提交并被服务商保存在成都的云计算中心。这样为了满足几个小小的算术运算,可能要等待电流围绕地球几周之后才能获得结果。这时业务用户恐怕早已经失去耐心了,不仅如此,办公室里的“知识工人”们估计也会把大把时间浪费在等待“确认”消息框的过程之中。
因此,从某个角度看,云计算平台与企业现有IT平台协同工作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布局。云计算平台负责对企业外部、不确定吞吐容量环境下的交互,部署简单的信息交互软件包,尽量保存少量的数据流水记录。企业内部IT系统则接管关系企业商业命脉的各种软件系统、内部服务及核心数据,定期从云平台ETL或ELT相关信息,并将其纳入企业统一的商务智能环境。
不过,两者协同的代价就是完整IT框架的复杂性。借助云计算平台甩掉部分“麻烦”之后,协同的计算环境可能会包含更多要素,管理和运行成本将成为新的挑战。但是,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来说,这种协同之下的云计算应用不失为一个可控成本下的IT近似解。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谷歌云业务CEO描绘谷歌云计划 收购传言四起
行业观察人士猜测,新任谷歌云首席执行官Thomas Kurian将通过大规模收购来获取市场份额,并与竞争对手A […]
-
Workday公司继续在亚太地区大举投资
随着亚太地区(APAC)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云计算来拓展其数字业务,Workday公司跻身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云 […]
-
华为“一云一湖一平台”架构助力客户加速智能化进程
在第十五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秉承“智IT,慧未来”的理念,华为IT产品线分享了IT基础设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 […]
-
云计算可移植性的来龙去脉
目前云计算提供商都是按不同的方式构建其产品,这造成典型的“缺乏标准、以创新为导向以及供应商锁定”的局面。 但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