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OA、SaaS、云计算等软件领域的新宠来说,协同管理软件在2008年显得不那么起眼,协同软件昔日的辉煌时期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是为什么?
协同软件“失宠”了吗?
协同软件在2002年前后开始在中国信息化领域崭露头角,2004-2006年期间更是成为了媒体和业界的宠儿。现在虽然媒体关注度有所下降,但协同软件市场也不乏亮点。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磨砺后,协同软件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生活必需品”,整个协同市场呈现出了“融合、普及、接轨世界”的景象,正所谓“无协同,不企业”。
过去的一年里,用友致远、新思创、泛微几家业界领头羊谁也没闲着,虽然新产品推出力度不大,但纷纷在挖深拓宽行业用户上下功夫。
用友致远继2007年底推出A8后,2008年6月,又宣布与Novell公司的Linux系统成功合作,A6协同管理软件V2.76版本可在Linux系统上快速安装、自动备份、自动启动和运行;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2008年也正式推出了泛微协同办公标准版e-office V5.5 升级版,增加了很多个性化的应用,并对原有功能进行了更细致区分和更人性化的改善;11月中旬,新思创被泛东软件收归帐下,并更名为“泛东新思创”,实现了国内管理软件领域的一次强强联合,业界也因此响起了“协同软件市场将再次洗牌”的声音。
伴随着一次次的洗牌,协同软件产业正是逐渐稳定成熟起来,从市场初期涌进的1000家协同厂商,到目前的400家,一大批“投机分子”成为了残酷竞争中的牺牲品,市场也逐渐从那个“云山雾罩”的年代回归理性。
协同软件厂商们的努力,也使得协同软件在制造、电力、医疗、教育行业等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更多的用户不再追逐时髦的概念,而是将重点转到了切实的应用,易用程度高的OA开始在各类企业中普及开来,至于是否非要扣上顶“协同”的帽子,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了。
金融危机刺激协同软件蜕变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呼啸而至,中国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破产或倒闭的泥潭。幸存的企业也是忙着降薪裁员,减免日常支出。
不过,盲目的“开源节流”并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经济严冬,面对融资困难、成本攀升、利润变薄等问题,除政府宏观调控、外部融资环境改善等外因作用,企业还需要从自身入手提升竞争力,实现规范管理,提高沟通协作效率,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从而有力提高企业效率与效能,实现向管理挖潜的目的。
协同软件在此时,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开始大显身手。克拉玛依新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经济危机之中选择了泛东新思创OA,该公司负责人说:“金融危机对于各行各业的波及都不小,我们预判到了这种危机的后果,首先选择了求变。协同软件帮助企业成功的进行了管理模式转型,客户数据、项目进度、任务执行、公文流转等等一系列日常办公所需都强化了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对利润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也达到了我们平稳‘过冬’的预期。”
目前,更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协同管理软件作为“过冬”的筹码,协同软件也因此显得更加“亲民”,更加的普及化和实用化。对于中国协同软件产业而言,2009年将成为不折不扣的蜕变之年。据IDC、Gartner等权威分析机构的统计,预计2009年,协同软件市场整体将超过100亿元规模,达到118.5亿元。对于国内众多的协同软件提供商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谷歌云业务CEO描绘谷歌云计划 收购传言四起
行业观察人士猜测,新任谷歌云首席执行官Thomas Kurian将通过大规模收购来获取市场份额,并与竞争对手A […]
-
Workday公司继续在亚太地区大举投资
随着亚太地区(APAC)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云计算来拓展其数字业务,Workday公司跻身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云 […]
-
华为“一云一湖一平台”架构助力客户加速智能化进程
在第十五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秉承“智IT,慧未来”的理念,华为IT产品线分享了IT基础设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 […]
-
云计算可移植性的来龙去脉
目前云计算提供商都是按不同的方式构建其产品,这造成典型的“缺乏标准、以创新为导向以及供应商锁定”的局面。 但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