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巨人博弈
在微软看来,Google试图将所有的计算和应用都交由互联网完成的想法有点天真,也不可能,在垄断了PC时代20年的微软并不愿意像Google那样弱化终端的重要性。关于“云计算”,它有自己的打算。
瞧!参加云计算博弈的不只Google和微软,还包含了亚马逊。
两年半以前,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雷·奥兹(Ray Ozzie)在著名的万圣节备忘录中,就曾经对微软管理层和高级工程师发出警告:一个“可通过互联网获得即时应用和体验的服务浪潮”正在来临,并将重塑传统软件业务。这表明,微软对于“云计算”时代的来临,早有预感。
但是,奇怪的是自那时起,微软对于如何迎接新浪潮的到来一直保持缄默,并且显得步履迟缓。最终还是把发动“云计算”变革的主导权落到Google和IBM手里。直到Google未雨绸缪暗中部署了一年多之后,微软才被迫做出调整,以不失时机的姿态推出“Live Mesh”计划。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迟缓理解成微软战略部署中的业务调整的必然,首先作为微软命脉的Windows和Office需要升级;其次,需要一个运行大规模网络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数据中心;这都需要时间。但是归根到底,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源在于对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理解的不同。
在微软看来,Google试图将所有的计算和应用都交由互联网完成的想法有点天真,也不可能。在垄断了PC时代20年的微软并不愿意像Google那样弱化终端的重要性。针对Google倡导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微软提出了“云—端计算”(Cloud-Client Computing)的概念:即“云”和终端都将承担一部分计算和应用。
微软“云—端计算”概念的思考基础是:虽然“云计算”时代,由摩尔定律及WINTEL架构所决定的平衡正在打破,但一个由硬件、带宽、内容构成的新平衡正在形成:终端性能、带宽的发展,永远也赶不上内容的增长速度,三者总是维持一个动态的最佳平衡。基于这种平衡,进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之后数据会走向集中,但并非全部集中:很多数据可能存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云”里,很多计算却可能在终端完成。终端可以是PC、手机、家电、汽车等任何工具。
这是与Google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这句话确定了微软新战略将围绕“云—端”两个核心展开,即一方面利用自己在PC时代奠定的垄断优势,加强终端控制力,发布和更新PC软件的网络版。另外一方面建设适合大规模网络应用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中心。同时完成企业软件套装向网络服务的转型。这种“双核并举、三线齐进”的战略举动,象征着微软已经为“云计算”时代的华丽转型做好了准备。
在此基础上,微软推出Live Mesh,加入了阵营豪华的“云之战”。而Gartner副总裁马克·施塔尔曼(Mark Stahlman)认为,“云之战”的性质不是搜索广告或者操作系统的竞争,而是面向互联网的全面战争。Salesforce总裁马可·贝尼奥夫(Marc Benioff)也认为,微软参战表明“互联网才是世界的中心”。
微软的Live Mesh正是一个全新的“云—端计算”平台,它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包括计算机远程控制、电子设备及数据存储等。让用户跨越多重设备,进行文件、文件夹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内容同步化。Live mesh提供各种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包含一个甚至无需访问用户自身设备就可读取数据的云存储部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证明Live mesh的强大,一直在参加Live Mesh内测的汉森利用Live Mesh Remote Desktop远程控制了家中的Xbox播放音乐,结果令妻子大吃一惊。此外,Live mesh可便捷地处理各种冲突协作完成文件的存档,还可通过登录设备网状连接,在同一空间处理包括计算机还有其它各种类型设备环境下的希望同步处理的大量问题。微软希望,其他软件与服务开发商能够为该平台开发更多的应用。因为Live Mesh是完全开放的。
Live Mesh已经出了好几个Beta版本,微软透露今年下半年将进行Live Mesh的公测,安装Windows XP与Windows Mobile的各种终端可使用Live Mesh的基本服务功能,稍后还将支持苹果Mac电脑和其他移动终端。
但显然,Google从“Google 101”计划伊始就以一种不同的角度在思考“云计算”。在Google的“云计算”模式中,数据和软件都是放在“云”上,平时有专家在帮你管理,你需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使用。而当这些应用程序存在于“云”中时,设备终端永远都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不需要管理软件升级和安全补丁。而且这种程序可以为成千上万的终端分享。同时本地终端上也不需要储存数据,你的文件、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非常安全地储存在网上,即使你的终端(电脑、手机)坏了、丢了,你自己的数据资料也不会丢失损坏。用户因此不必为病毒、数据丢失等问题困扰,企业的IT管理也会越来越简单。Google的颠覆性在于,它完全颠覆了终端和互联网的关系,在云计算时代,互联网是核心,而终端只是接入互联网的一个附属设备。在CEO埃里克·施密特看来“云计算将取代传统以PC为中心的计算。”
因此,Google要将所有PC等终端设备里的数据和运算能力搬上网,一方面通过Google Apps为数亿用户提供这在线软件服务,一方面将自己变成一个超级数据中心来储存全球用户的数据,同时还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平台吸纳第三方开发商开发各种各样的服务。实际上拥有数十万台服务器、几个超级数据中心的Google,已经是目前最大的“云计算”供应商之一。
正如Google网络搜索引擎负责人Rajen Sheth所说“我们所拥有的巨大优势并促使我们开始开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运转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线应用软件,即使不是最大,也是最大之一”。
实际上除了搜索之外,Google Apps就是展开云计算服务的在线软件。Google Apps有免费版和收费版两种,收费版每年每用户收费50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软公司的桌面系统办公自动化2007套装(Office 2007)每用户最高收费可达500美元。目前有超过50万家企业已经签约使用谷歌的Google Apps,包括通用电气(GE)、宝洁(P&G)、欧莱雅(L’Oréal)等大公司。而使用Google Apps的普通消费者更是超过1000万人,他们是大学学生和小型企业员工。
尽管Rajen Sheth一再声称Google Apps并没有打算取代像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的企业应用工具,但Google Apps产生的冲击力和影响却足以令微软恐慌。
与此同时谷歌在和IBM公司联手将云计算提供给大学学生和研究人员之后,也在计划将他们的云合作拓展到企业级领域。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认为“企业云将更具价值,那也是我们合作的秘密武器”。
但是,在“云计算”的巨人博弈的舞台上,活跃的绝不仅仅是微软和Google。IBM数十年开发和领导大规模计算的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蓝云(Blue Cloud)”计划,为客户带来即可使用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亚马逊提出以S3、弹性计算云(EC2)、Simple Queuing Service、SimpleDB为基础提出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网络服务)为企业提供云服务;Sun提出“黑盒子”(Blackbox)计划,为企业提供云产品和服务;AT&T也签约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奥运会转播提供云计算服务;惠普联手英特尔和雅虎联合创建“实验台”项目来开展云计算研究;戴尔和Facebook也联合计划推出“云”服务……
这些巨头们博弈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新一轮技术创新已经全面展开,面向云计算的更高智能的下一代终端、软件和服务将会被不断研发出来,尽管目前硝烟弥漫尚且无法决出谁是最终和最大的赢家,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无论哪一家,谁能够提供更迷人、更优秀、更高质量的在线服务和用户体验,谁才能够最终胜出,赢得未来。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谷歌云业务CEO描绘谷歌云计划 收购传言四起
行业观察人士猜测,新任谷歌云首席执行官Thomas Kurian将通过大规模收购来获取市场份额,并与竞争对手A […]
-
Workday公司继续在亚太地区大举投资
随着亚太地区(APAC)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云计算来拓展其数字业务,Workday公司跻身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云 […]
-
华为“一云一湖一平台”架构助力客户加速智能化进程
在第十五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秉承“智IT,慧未来”的理念,华为IT产品线分享了IT基础设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 […]
-
云计算可移植性的来龙去脉
目前云计算提供商都是按不同的方式构建其产品,这造成典型的“缺乏标准、以创新为导向以及供应商锁定”的局面。 但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