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时代:如何理解云计算?

日期: 2011-01-26 作者:Andy MulhollandJon PykePeter Fingar翻译:滕晓龙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为什么云计算是如此难以理解?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于我的心头,那就是为什么如今的信息技术如此难以理解。其答案就在于,今天的信息技术涵盖了整个业务需求的范围,从后台办公企业系统到这种系统得以实施的各种方法。同样地,云计算在技术和业务需求方面的广度和重要性也是如此。因此,由此出现了众多为业界所接受的不同云计算定义,并在这个大题目上渐入佳境。

  但是,为什要使用“云计算”这样一个术语呢?它源自于开发易于使用消费型IT(Web 2.0)的工作,从而与现有的难以使用的企业IT系统区别开来。   一个Web 2.0的网站允许其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活动或修改内容,与之相对应的是非交互型Web 1.0网站的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为什么云计算是如此难以理解?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于我的心头,那就是为什么如今的信息技术如此难以理解。其答案就在于,今天的信息技术涵盖了整个业务需求的范围,从后台办公企业系统到这种系统得以实施的各种方法。同样地,云计算在技术和业务需求方面的广度和重要性也是如此。因此,由此出现了众多为业界所接受的不同云计算定义,并在这个大题目上渐入佳境。

  但是,为什要使用“云计算”这样一个术语呢?它源自于开发易于使用消费型IT(Web 2.0)的工作,从而与现有的难以使用的企业IT系统区别开来。

  一个Web 2.0的网站允许其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活动或修改内容,与之相对应的是非交互型Web 1.0网站的用户则受到限制,只能进行被动的信息浏览。虽然Web2.0是新版万维网,但是它并非是一项新技术,它只是软件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网络方式的多年积累。

  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澄清道:“当然,我认为Web2.0只是一句行话,我想甚至应该没有人知道其真正含义为何。如果对于你来说,Web2.0是博客和维基,那么它就是‘人到人’的模式。但是,那也是大家心目中所期望的网络。网站的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供人们进行互动的合作空间。”

  简而言之,Web2.0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只是一个新兴的使用模式。这一论断也同样适用于云计算,它是从现有IT资源形式中提取的一种新兴的使用模式。将Berners-Lee对Web2.0的定义扩展开来,对云的定义为:21世纪的业务平台,这有助于澄清云计算并非是一项新技术:“云是‘真正的互联网’或将互联网的真正意义摆在首位,它是由计算机网络所组成,是具有无尽资源的计算机。”

  “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它接着说:“云计算已经成为网格计算、效用计算、软件即服务、虚拟化、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自主计算、点对点计算和远程处理以及这些技术的各种组合的代言。对于非技术爱好者,云计算就是一个简单的平台,可以让个人和公司使用互联网访问无尽的软硬件和数据资源以满足他们绝大多数的计算需求和人对人的交互,而将其中的所有难题都留给第三方供应商来解决。”

  云计算诞生在新世界

  同样,云计算并非新技术,它是新发展的交付模式。其中关键的一点在于,云计算关注于最终用户和他们独立实现想要实现工作而无需专业IT人员支持的能力。该技术层是抽象的,或者说隐藏的,它只是被简单地描述为“云”。在过去这个原理就曾被应用于某些技术,如互联网本身。与此同时,随着Web2.0技术人员正在不断地完善技术,从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协作、互动、应用搜索等,传统的IT技术人员正致力于改善现有IT资源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这就是通往虚拟化之路、共享计算资源的能力,以及减少系统管理成本与经费带来的障碍。计算资源的灵活性恰恰是支持Web2.0环境所需的关键。但传统IT在很大程度上都基于工作在已知且数量有限应用上的已知且数量有限的用户,Web2.0则是基于部署无限服务的无限数目用户,即一个完全随机的动态需求模型。

  而通过使用虚拟化来改善当前内部IT能力成本与灵活性的趋势以及迁移至由专业在线供应商所提供基于网络的应用服务都被认为云计算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有助于在内部成本节约或外部人力协作方面成为使用模式或“使用案例”而不是在技术上作出定义。

  而在云计算应用推广的驱动因素方面,业界则有着明显的分歧。北美市场更多地着眼于IT系统升级的新高潮;欧洲市场则更多地侧重于新市场和新服务的交付;而亚洲市场则注重于应急IT和直通远程服务中心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