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谷歌微软血拼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国争霸

日期: 2011-08-23 作者:曾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还有人记得2004年那个夏天吗?

  iPod还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但已经心生隐忧的乔布斯开始约见摩托罗拉新上任不久的CEO桑德尔(Ed Zander)秘密会面,气氛神秘而又紧张。

  “当你离开家外出时,你需要确定自己带上了三样东西:钥匙、钱包还有你的手机。你的iPod不在这个清单中。”桑德尔毫不客气地将这句话丢给了乔布斯,他或许根本没意识到,这句话可以彻底改变整个世界IT历史。

  那时的苹果,iPod增长已经渐渐感到乏力,没有任何手机制造经验的苹果十分想要进军手机产业,于是乔布斯找到还是美国手机巨头的摩托罗拉合作。

  苹果和摩托罗拉很快联合推出一款名叫“ROKR”的手机,那次合作简直糟透了:它外形丑陋,功能单一,固执的乔布斯经常在一些细节上和摩托罗拉喋喋不休,比如讨论在电话里到底存多少首歌曲,甚至争论每家公司的logo和名字如何印制到手机上去。

  从此之后,乔布斯开始意识到完全由自己研发手机的重要性,苹果投入前所未有的力度自主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开发触摸屏技术,甚至开发芯片——这就是今天iPhone的来源。

  那时的乔布斯或许根本不可能意识到,仅仅7年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就卖给了曾经和苹果亲密无间的谷歌——这时苹果手上的现金足以收购摩托罗拉五次以上。

  时任谷歌CEO的施密特曾向乔布斯公开表示不会进军手机业务,但不久后,该公司就买下了Android,开始打造手机事业——这项计划在十分机密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当时谷歌CEO施密特还是苹果董事会的一员。

  直到后来乔布斯于2008年亲自前往谷歌总部视察,当他亲眼看到谷歌的手机原型时,还是禁不住感到愤怒,事后自认受到谷歌的欺瞒。

  战争一触即发,如今它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口袋里——仅仅几年时间,曾经不可一世的摩托罗拉移动就被谷歌以125亿美元并购,而乔布斯则带领他的苹果靠iPhone征服了世界,微软也依靠自己多年的积累成为这场战争中不可忽视的玩家。

  苹果、谷歌、微软在智能手机上三足鼎立的趋势正渐行渐近:在短期之内高端智能手机仍将是苹果的天下,而Android则将在中低端智能机上大显神通,微软则凭借雄厚的基础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苹果、谷歌、微软三足鼎立

  Android手机阵营的两员大将——三星和HTC——提起了专利诉讼。在专利大战爆发初期,Android阵营的三星、HTC一度形势危急,并在美国和欧洲相继被判初步败诉。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谷歌出手125亿美元吃下摩托罗拉移动,并借助摩托罗拉雄厚的专利储备给Android阵营撑腰。

  这起并购迅速引爆了人们的猜想,业界普遍预测,在短期内这有助于Android阵营厂商在专利战中挽回颓势,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却给三星、HTC等厂商带来不安。

  在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业界开始热烈议论是否将有大批Android厂商倒戈投入微软的怀抱。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在短期内还很小。

  Windows系列手机的出货量一直不高。今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的总出货量仅有240万台,远低于苹果和Android系列。

  目前Windows Phone最大的问题在于可供下载的应用程序太少。截止到今年4月的数据,Windows Phone7中仅有1万5000个应用,而苹果的App Store中超过50万款iPhone应用,Android Market程序数量超过25万个。

  一位在美国长期参与Windows应用开发的华人开发者告诉记者,Windows系统在开发上非常麻烦,首先是测试费用很高,整体开发氛围也不佳。

  “在网上找苹果或者Android开发的素材非常方便,但是要去开发Windows,有时连怎么入门都不知道。”上述开发者表示,由于Windows Phone手机出货量不高,因此做这一平台上的开发者们收入也很难提高。

  台湾元大证券分析师张文慧向记者分析道,微软现在和诺基亚进行了战略合作,这让其它厂商感到顾虑。此外,若改用Windows Phone 7也得把手机改成高通的芯片,许多硬件厂商其实不太愿意这么做。

  “谷歌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美国毫无疑问地再次确立了全球IT产业的中心,未来将是苹果、谷歌、微软三家的天下。”上海中科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孔华威向记者感慨道。

  在IT企业云集的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孔华威刚刚组织了一场谷歌并购摩托罗拉的讨论会,到会者反响强烈。孔华威表示,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亚洲厂商如三星、HTC本来希望通过智能手机冲上去,但谷歌并购摩托罗拉后对这些厂商打击甚大,亚洲厂商重新沦为配角。

  8月19日,惠普宣布正式放弃围绕TouchPad平板电脑和webOS手机的所有运营,并考虑出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WebOS操作系统和PC的业务,而诺基亚已经投靠微软,日本厂商节节败退,RIM也日渐衰落,一个由苹果、谷歌、微软主导世界IT产业的时代已经很明确地到来了。

  没有人想到,一场惨烈的专利大战最终竟造成智能手机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

  随着Android手机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苹果、微软等专利巨头相继掀起了对Android阵营的专利诉讼大战。

  HTC每售出一部Android手机,需要向微软缴纳5美元专利费,三星每售出一台Android手机,微软问它要15美元(现在还在讨价还价)。苹果公司也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先后对An

  期内难以构成威胁,只要谷歌不改变Android的免费开放性,相较于要收取高授权金的Windows Phone,Android永远会是品牌厂商的优先选择。

  但从长期来看,微软依旧是这一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玩家,一些财务数据表明,微软具备卷土重来的实力。

  微软7月份发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净利润高达58.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18亿美元增长30%——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Android手机向微软支付的授权费用,换句话说,Android手机看上去出货热闹,但是赚钱的却是微软。

  按照2011年第1季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1080万部、HTC890万部计算,预估微软仅对各家手机厂商的ActiveSync授权费及Android专利费方面的总收入便将达到14亿~18亿美元,远超过Windows Phone手机收入。

  台湾Digitimes的总经理黄钦勇就指出,微软和硬件厂商合作多年,对量产制造的体系非常熟悉,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微软的实力——相比之下,谷歌对硬件量产制造的体系十分不了解。

  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的研究员何泰庆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微软和诺基亚联合推出的Windows Phone手机是否能一炮走红,将决定未来微软的市场前景。

  苹果、谷歌的高低分野

  在经过了几年市场演变之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苹果将继续在高端手机市场独领风骚,而Android手机似乎更加适合中低端智能手机的发展。

  记者跟踪统计了深圳华强北市场一年以来的水货手机批发价格,iPhone4的售价十分坚挺,在开售一年多以后,其在水货市场的批发价格依旧高达4000多元,而在今年春节期间售价还一度逆势上涨,冲高到5800多元。

  上海徐家汇一家水货手机销售商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所有苹果产品都卖疯了,因为各大公司年终抽奖和客户答谢都将苹果产品作为首选。

  相比之下,Android手机则很难维持一个好的价格——记者跟踪了HTC G6、G7、G8、G10以及三星Galaxy系列、摩托罗拉里程碑在华强北一年的水货批发价格,发现Android手机售价普遍下跌较快。

  例如曾经显赫一时的摩托罗拉里程碑(Milestone)在激烈的竞争下如今已经跌到1400多元的冰点,里程碑二代也已跌至2000元左右。

  Android互相竞争激烈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市场上在售的Android手机高达上百种型号。

  2011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苹果一家厂商占据了全世界手机产业66%的利润,而其它上百家Android厂商却要为剩下不多的一点利润相互厮杀。

  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上的一枝独秀,和苹果强大的“Ecosystem(生态系统)”有直接的关联。

  在2005年和摩托罗拉联合推出手机失败后,乔布斯就坚定要打造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包括由芯片、操作系统、软件商店、零部件供应厂商、组装厂、零售体系、App开发者组成的强大“Ecosystem”。

  苹果自主研发了iOS操作系统,这是一款真正为多点触摸屏设计的主流操作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滑动、轻触开关及按键。与系统的互动包括滑动、轻按、挤压及旋转。苹果还耗资10亿美元自主研发了A4、A5芯片。

  而在台湾Digitimes总经理黄钦勇看来,苹果在供应链体系上强大的生态系统建设短期内很难被其它厂商赶上,因为苹果已经和富士康、三星、LG、TPK等主要供应商紧密合作多年。

  在供应链上,苹果只有一款iPhone手机,零部件良率很容易控制,而Android阵营的手机虽然总数很大,但是具体到每一款手机上,出货量往往都只是iPhone的一个零头——这给手机厂商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Android手机的供应商需要采集型号千奇百怪的原材料——如触摸屏、显示屏、芯片,然后把它们整合起来,而每一型号的采购量又都不大。在实际生产环节,其品质很难保证。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iPhone 4的返修率仅为1.7%,而许多Android手机的返修率接近40%。

  在许多硬件厂商的眼里,谷歌对量产制造的体系非常不了解。张文慧具体谈道,谷歌推出的Nexus系列手机,市场反响平平,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谷歌并不了解硬件体系,和硬件厂商之间的配合也存在问题。

  苹果、谷歌、微软 移动互联网三国争霸

  让Android厂商十分头疼的是,谷歌总是频繁升级Android系统的版本——每一次升级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都像一场噩梦,因为每次改版API都必须要重新整合。结果导致三星、HTC、摩托罗拉等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厂商各自为战,自立山头,导致Android手机无休止地降价,导致利润降低。

  国内一家大型手机厂商的高管就告诉记者,他们的Android系列手机出货量增长非常快,但是利润却很低。

  事实上,摩托罗拉就在这种情况下惨淡出局——转投Android阵营后,摩托罗拉一度有起死回生的感觉,但在竞争惨烈的Android市场打拼几年之后,摩托罗拉就发现这个市场并不好玩。

  2011上半年,摩托罗拉已经连续2季亏损,而且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与iSuppli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摩托罗拉已经跌出全球智能型手机前5大之列——它的亚洲竞争对手三星、HTC、中兴、华为则在大幅抢占它的市场份额。

  随着大量亚洲厂商的加入,Android正在成为中低端智能手机的乐园。按照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的预计,2015年后将有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售价低于300美元——这其中Android的前景最为看好。

  Android的开放特性决定了,硬件厂商可以在Android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并打造适合自己的功能界面,从而寻求差异化竞争。

  不同厂商之间的差异化开发在另一个层面上造成了Android系统山头林立,不同厂商之间缺乏配合,进而影响了整个平台生态的建设。

  从事移动开发的苏州盈动软件创始人陈煜告诉记者,Android不同厂商之间的硬件差别非常大,有时开发者开发一款游戏可以在整个手机上跑,但是就很难在另一个Android手机上运行,这造成Android的软件开发生态系统始终不如苹果。

  对于谷歌来说,Android的开放与免费只是吸引各手机厂商投入的诱饵而已,至于Android阵营百家争鸣各自为政、系统版本混乱的问题,谷歌则全部抛给硬件厂商自己解决。

  这种情况客观上造成了智能手机产业的重新洗牌,例如HTC就很好地抓住了这波浪潮,依靠自己的特色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HTC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额为1240亿新台币,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净利润达到175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03%。仅第二季度,HTC就出货1210万台手机,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25%。这主要是Android系列的贡献。

  三巨头血拼云计算

  在各家硬件规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手机整体平台的竞争,将关系到几家巨头未来的成败,尤其是以云计算为中心下一代手机平台的构建,各方都已经开始摆开架势。

  谷歌一直是全世界云计算产业的主要推动者——这为Android系统和云计算的结合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2010年谷歌在I/O大会上推出了网络音乐服务Music Beta,使用户可以免费上传并存储2万首音乐——此举大大增强了Android系统的吸引力,并且为谷歌未来的平台搭建构筑了坚实的技术。

  此外,谷歌还推出了Movie Rentals在线电影服务,未来Android Market也可以提供网上观看电影服务,比苹果的iTunes Store更加方便。

  苹果在2011年WWDC大会上推出了备受瞩目的iCloud云计算平台,将苹果现有的终端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起来,并具有便利的在线自动同步功能。

  相比之下,微软在未来平台上的布局则略显缓慢。微软在云计算上同样有着深厚的积累,不过微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动作缓慢却让微软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从目前来看,在云计算中,终端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不管是苹果还是谷歌,都准备将云计算服务内置到自己的终端中同步解决。目前微软在移动终端上市场占有率远远落后于谷歌和苹果,这对微软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上海中科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孔华威向记者最终总结道,这场智能手机大战对中国厂商的最终启发是,缺乏自己的平台,很可能只沦为为巨头们打工的工具。相比之下,苹果、谷歌、微软几大巨头通过平台生态系统的建设正在牟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孔华威指出,在处理Android操作系统这件事情上,可以发现许多亚洲厂商仅仅是“伪创新”,亚洲厂商们跟着Android吆喝了这么久,但谷歌并购摩托罗拉后随时可能对其它厂商产生巨大威胁,“现在亚洲厂商只能祈祷谷歌继续免费,谷歌不要对待摩托罗拉和其它厂商内外有别。”

  对于广大亚洲硬件厂商来说,智能手机产业是否会重演PC时代的悲剧,重陷PC低毛利、价格战的泥潭,已经是一件需要时刻提防的事情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曾航
曾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