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近之:关于云计算的十大误区

日期: 2011-07-1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第一大误区,很多人认为云计算就是网格计算。但实际上,这其中有非常大的不同。网格技术是云计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提供资源给某个工作任务是网格和云最主要的区别。网格计算关注的是如何将一个工作任务移动到它所需要的,一般来说是一个远程的二期已经可用的资源所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网格就是一组服务器,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可以被拆分为多个小的任务被分配到这些服务器上去并行运行,网格计算主要应用在教育和科研机构,而在企业中的应用较少。

  实际上,云可以被看作是前代计算模式(例如网格计算,效用计算)的阶段升级,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应用,数据和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 同时,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池,用友动态创举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用户使用。在云计算环境下,所有的计算资源,例如服务器,能够动态地从硬件基础架构上产生出来,加以修改来适应工作任务的需求。因此,云计算可以支持网格计算,也可以支持非网格计算, 例如三层架构应用或者Web 2.0的应用。总体来说,云计算能够快速部署新的业务,能快速支撑用户的登录,这是网格计算所没有的弹性。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实施云计算需要舍弃原有的IT基础设施资源。云计算的本质就是通过整合、共享和动态的供应来实现IT投资的利用率最大化,包括了新的投资和已有的资源。因此,实施云计算不需要舍弃原有的IT基础设施资源,而且云计算系统可以高效地监控管理现有的和新增的IT基础设施资源。

  第三大误区是云计算仅适合某一种规模的企业,有的人认为云只适合中小企业,有的人认为只适合大企业。实际上,云计算可以分为两种大类,公有云和私有云。中小企业能够从公有云当中获得极大的好处:他们可以从云提供商这里获得资源,而无需购买基础设施。而对于大企业或者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私有云来提升管理、质量和服务。因此,云计算是可以适合不同类型的客户。

  第四个误区是将云计算认为是一种技术或者一种产品。实际上,云计算应该是一个由多个产品和技术组合而成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云计算的实现借助于多种技术,如虚拟化,自动化,Web 2.0等。云计算平台需要通过不同的技术实现技术架构IaaS、PaaS或者SaaS,甚至说有云的安全补充。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云计算就是SaaS。SaaS只是云计算当中的一部分,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ITaaS(IT即服务)。当然,SaaS可以从云提供的快速部署和资源扩展上得到好处,这样SaaS上的应用可以在使用人数和快速部署上都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第六大误区就是认为只是虚拟化。虚拟化同样只是云计算的一部分。云比虚拟化更先进的地方在于,云可以为最终用户在虚拟机直接部署用户所定制的IT环境。云计算集成了现有的虚拟化、网格计算和效用计算的技术和并基于此建立了云。

  第七大误区是认为云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这实际上要看企业如何存放他们的数据。一些公共云并不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然而,他们可以为邮件、照片和视频提供共享,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个人应用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方面的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在私有云环境里,数据仍旧是存放在防火墙里,并没有削弱安全性。同时,因为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做异地灾备,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性。第二个层面是关于对公共云的供应商的信任度。对于企业而言,将数据存储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云上才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八个误区是认为金融危机将降低IT投资预算并影响云计算的广泛实现。但实际上,根据IDC的分析,金融危机反而加速了采用云技术的步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云可以帮助企业节约80%的数据中心使用面积,节约60%的电力和制冷消耗,实现3倍的设施利用率,从而使现有资源能被更高效地利用。

  第九个误区是认为云计算还不够成熟。实际上,云计算现在已经在很多地方经过了实际的项目验证,例如无锡政府和欧洲的iTricity项目,已经在IBM的帮助下将云计算应用到生产环境当中,并将云计算的便利传递给了他们的客户。

  然而,要让云计算的好处变成现实并降低风险,IBM建议客户采用80/20的方法,就是将业务当中的80%转移到云上,这部分应该会会从动态资源管理当中获得好处,同时保留20%的关键性业务部署在专属的私有环境上。

  最后一个误区是认为,世界上只需要一朵云就够了。例如,因为带宽和延迟的问题,客户对云计算的服务水平所提出的要求,我们看到云的发展前景其实非常地区性的。另外,在不同的行业,云方面的应用是不一样。实际上,云除了可以通用服务外,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质量,云计算应该可以定制化,用户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来定义特殊的服务和应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